发明名称 啮合套制造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啮合套制造工艺,其要点是:选择符合要求的棒材,由啮合套的重量,计算出棒材的长度;将棒材放置于氮气氛围保护的无氧化中频感应加热炉中,加热温度为1120℃~1180℃之,时间为3~5分钟,棒心与表面温差不大于50℃;无飞边锻造,正火、冷却至室温;喷砂清理正火后啮合套毛胚表面的氧化皮,置于皂化液中皂化;皂化后的啮合套毛胚放入精整模中冷精整,置于挤倒锥模具内挤倒锥角。本发明的啮合套制造工艺,操作方便,制造的啮合套质量稳定,保证了啮合套倒锥角的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是铣削加工工艺的50倍以上;下料准确、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产品的制造费用,经济效益好。
申请公布号 CN10363967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3.19
申请号 CN201310693423.1 申请日期 2013.12.18
申请人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余小军;邹菊平;何熙时;刘庆相;欧阳光;唐慧;文期松;陈丽峰;田冠军
分类号 B23P15/00(2006.01)I 主分类号 B23P15/00(2006.01)I
代理机构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代理人 李翠梅
主权项 一种啮合套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造工艺如下:A、下料选择符合要求的棒材,由啮合套的几何尺寸和棒材的特性计算出啮合套的重量,重量公差为±0.5%;依据啮合套的重量计算出棒材的长度;按计算的棒材的长度下料,要求断面与棒材圆柱面垂直度不得超过±0.5°;B、加热将棒材放置于氮气氛围保护的无氧化中频感应加热炉中,加热温度控制在1120℃~1180℃之间,加热时间为3~4分钟,加热时要求棒材中心与表面温差不大于50℃;C、锻造将加热的棒材置于锻压机的平台上,无飞边锻造,将棒材锻造为啮合套毛胚,齿牙部位不留加工余量,只留0.5毫米~1毫米的工艺精整量,齿牙四周留0.5°~1°的出模角以方便啮合套脱模;D、正火加热将段造好的啮合套毛胚置于加热炉中加热,温度保持在920℃~950℃之间,保持120‑240分钟;冷却将以上加热的啮合套毛胚通过风冷降至540℃~680℃,保持120‑240分钟;将啮合套毛胚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检测啮合套毛胚的硬度为:160‑180HB,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 1‑3级;检查合格后进入下一工序,否则须再次进行正火热处理,两次正火热处理不合格后,产品报废;E、清理喷砂清理正火后的啮合套毛胚表面的氧化皮,铁砂直径不大于0.6毫米,喷砂时间30秒~1分钟;F、皂化将吹砂后的啮合套毛胚整齐摆放在皂化框内,并放入皂化机中皂化:皂化时间为250秒~350秒,皂化液温度为70℃~80℃;清洗:清洗液温度为35℃~45℃,清洗时间为250秒~350秒;吹干:用热风吹干,热风温度为110℃~130℃,吹风时间为110秒~130秒;G、冷精整装模将皂化后的啮合套毛胚放入精整模中,并置于冷精整油压机的工作台面上;冷精整启动冷精整油压机对精整模施压,压力以将啮合套齿牙精整饱满为宜,保持时间为1~2秒钟;出模冷精整油压机释放压力,由油压机下顶出机构将精整后的啮合套毛胚从精整模中取出;吹模用0.6MPa强风吹干净精整模的腔体内的污物待用;H、挤倒锥装模将冷精整后的啮合套毛胚置于挤倒锥模具内,并将模具置于挤倒锥油压机的工作台上;挤倒锥角挤倒锥油压机的压头置于模具的上模上,启动挤倒锥油压机对上模加压,使模具的压套向下移动,直至滑块与定程销抱紧无法再向中心靠拢为止,保持1~2秒钟;出模挤倒锥油压机卸压,压头抬起,移走上模,手动取出啮合套;I、检验对加工的啮合套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即可投入使用,啮合套挤倒锥角程序结束,否则重复挤倒锥程序,两次挤倒锥不合格,零件报废。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新华西路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