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茯苓袋料栽培方法
摘要 茯苓袋料栽培方法,涉及一种不用松材栽培茯苓的方法。方法是将植物秸秆或枝条粉碎后,与松木屑、米糠、蔗糖、熟石膏等混匀,制成菌袋,菌袋灭菌后接种茯苓菌种,置于温室内培养茯苓菌丝,当茯苓菌丝体生长发育并充满菌袋时,埋入栽培窖内,选择菌袋茯苓菌丝体密集处,接种一小块幼嫩的鲜茯苓菌核块,然后覆土封窖,待鲜菌核块内的茯苓菌丝恢复其生活力,并与栽培菌袋内的菌丝体相互聚合,形成菌核“原基”,进而发育形成新生菌核。本发明使用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植物秸杆或枝条、松木屑与米糠、蔗糖等制成栽培菌袋,代替松材,不但变废为宝,有效保护了松林资源,而且采收期只需3~4个月,从而有利于栽培场地的循环综合利用,扩大茯苓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173110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3.19
申请号 CN200910273333.0 申请日期 2009.12.22
申请人 王克勤;刘志先 发明人 王克勤;刘志先
分类号 C12N1/14(2006.01)I 主分类号 C12N1/14(2006.01)I
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朱盛华
主权项 茯苓袋料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重量比为38~45%的松木屑,35~40%的植物秸秆、枝条,经粉碎后和18~22%的米糠、0.5~1%的蔗糖、0.5~1%的熟石膏混和,加水搅拌均匀,调配成培养料,装入聚乙烯袋内,制成栽培菌袋,加水用量为配制干料的60%,2)将栽培菌袋置0.1373MPa压力、126℃下灭菌2h,或用100℃的流通蒸汽灭菌8~10h,冷却后备用,3)将茯苓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栽培菌袋内,然后置于25℃~28℃温室内培养茯苓菌丝体,4)当茯苓菌丝体在栽培菌袋内生长、发育并充满菌袋时,进行大田覆土窖栽,方法是在栽培场内,开挖栽培窖,将长满茯苓菌丝体的栽培菌袋放入栽培窖内,选择菌袋茯苓菌丝体密集处,接种一小块幼嫩的鲜茯苓菌核块,然后覆土封窖,鲜茯苓菌核块重50~60g,5)待鲜菌核块内的茯苓菌丝体恢复其生活力,并与栽培菌袋内的菌丝体相互聚合,形成菌丝体团块,继而转化为菌核的“原基”,并以此诱使周围菌丝体进一步聚集、缠结,同时吸收积累栽培菌袋内营养物质,发育形成新生菌核。
地址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雄楚大街杨家湾尚文创业城2栋2门4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