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加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降解的填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降解的填埋方法,其特点在于,渗滤液收集管按非满流设置,使收集垃圾滤液时空气能够从渗滤液收集管进入到滤液收集层和导气石笼并向周边垃圾体扩散,使填埋场内垃圾体中部分区域处于好氧环境,其余区域处于兼氧、厌氧环境,加速有机物降解;同时增加渗滤液收集层高度,使渗滤液收集层形成人工好氧生物滤床,对渗滤液进行强行降解处理;同时收集渗滤液,在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滤液进行表面回喷,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回喷于封场覆盖系统下部的气体收集层。本发明能快速降低渗滤液的污染负荷,改善渗滤液水质,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和处理量,减少臭气的产生和甲烷排放,促进填埋垃圾的快速稳定化。
申请公布号 CN10236766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3.05
申请号 CN201110130584.0 申请日期 2011.05.18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刘国涛;彭绪亚;张震;刘斌;袁荣焕
分类号 E02D17/18(2006.01)I;C02F3/02(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17/18(2006.01)I
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伍伦辰
主权项 一种加速垃圾填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埋场中,将渗滤液收集管采用非满流设置,按照间距25‑30m、服务半径为12.5‑15m的方式布置导气石笼,使收集垃圾滤液时空气能够从渗滤液收集管进入到滤液收集层和导气石笼并向周边垃圾体扩散,使填埋场内垃圾体中部分区域处于好氧环境,其余部分处于兼氧、厌氧环境,加速有机物降解;同时按照普通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技术中设计方法设置渗滤液收集层高度,使渗滤液收集层形成人工好氧生物滤床,对渗滤液进行强行降解处理;同时收集渗滤液,在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滤液进行表面循环回喷,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和处理量,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循环回喷于封场覆盖系统下部的气体收集层;同时在填埋场底部铺设防渗层,防渗层倾斜设置,防渗层最低处设置一调节池,防渗层上表设置所述渗滤液收集层,渗滤液收集层采用粒径为25‑40mm的砾石铺设,渗滤液收集层铺设有所述渗滤液收集管,渗滤液收集管汇总至调节池上方,填埋场中采用所述导气石笼形成下端与渗滤液收集层相通的多个导气竖井,在垃圾填埋场上方采用回喷管道形成回喷系统,回喷管道汇总于调节池内并设置有水泵为回喷系统提供水压动力;其中,所述渗滤液收集管按照以下非满流原则设置:管径200‑300mm,最大设计充满度为0.5;管径350‑450mm,最大设计充满度为0.6;管径500mm及以上,最大设计充满度为0.7;所述渗滤液收集层高度按照以下公式确定:H=(Qr.S0)/(A.NV)                  (1)式(1)中,H——渗滤液收集层高度,单位为m;Qr——回喷流量,单位为m3/d;S0——渗滤液COD浓度,单位为g/L,设计时根据经验取值6‑12g/L;A——填埋区面积,单位为m2;NV——生物滤床容积COD负荷,单位为kgCOD/(m3.d)设计时根据经验取值为0.1‑0.15kgCOD/(m3.d);式(1)中所述回喷流量可用下式计算:Qr=NS.Ae                        (2)式(2)中,Ae——渗滤液回喷面积,单位为m2;NS——填埋场水力负荷,单位为m3/(m2.d),设计时根据经验取值为0.009‑0.015m3/(m2.d);所述渗滤液收集层高度取值范围为60~120cm。
地址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