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无线网络中基于RTS/CTS原理的全双工MAC协议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无线网络中基于RTS/FCTS原理的全双工FD-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是在无线全双工网络中按以下步骤实现:1)无线全双工网络中有两种类型的链路;2)定义每一个节点的全双工效率;3)使用RTS和FCTS帧完成握手过程。本发明同时支持双向链路和单向链路,适用于无线双工网络中我们提出的全双工MAC协议,大量的数值评估表明在无线网络中我们提出的全双工MAC协议可以获得比传统的半双工MAC协议更大的吞吐量。
申请公布号 CN103619072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3.05
申请号 CN201310644293.2 申请日期 2013.12.02
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程文驰;张海林;李丹萍;任智源;李勇朝;李涛
分类号 H04W80/02(2009.01)I 主分类号 H04W80/02(2009.01)I
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郭官厚
主权项 无线网络中基于RTS/FCTS原理的全双工FD‑MAC协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议是在无线全双工网络中按以下步骤实现:1)、无线全双工网络中有两种类型的链路:两个节点的全双工双向链路和/或三个节点的全双工单向链路;2)、定义每一个节点的全双工效率;用η表示,定义为有效的接收包净负载与总的包净负载的比值,定义如下: <mrow> <mi>&eta;</mi> <mo>=</mo> <mfrac> <mrow> <msubsup> <mo>&Integral;</mo> <mn>0</mn> <mo>&infin;</mo> </msubsup>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n>1</mn> <mo>+</mo> <mi>&kappa;&gamma;</mi> <mo>)</mo> </mrow> <msub> <mi>p</mi> <mi>&Gamma;</mi> </msub> <mrow> <mo>(</mo> <mi>&gamma;</mi> <mo>)</mo> </mrow> <mi>d&gamma;</mi> </mrow> <mrow> <msubsup> <mo>&Integral;</mo> <mn>0</mn> <mo>&infin;</mo> </msubsup>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n>1</mn> <mo>+</mo> <mi>&gamma;</mi> <mo>)</mo> </mrow> <msub> <mi>p</mi> <mi>&Gamma;</mi> </msub> <mrow> <mo>(</mo> <mi>&gamma;</mi> <mo>)</mo> </mrow> <mi>d&gamma;</mi> </mrow> </mfrac>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上式中γ表示无线全双工节点的瞬时接收信噪比,pΓ(γ)表示信道的概率密度函数,k(0≤k≤1)表示无线全双工节点的消除系数;3)、使用RTS和FCTS帧完成握手过程;RTS帧包含FD‑T1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数据长度;FCTS帧包含FD‑T1和FD‑T2的源地址、目的地住以及数据长度;在全双工传输中的任务,将节点分为三类如下:第一类:以发送一个RTS信号为开始的节点;第二类:以接收到一个RTS信号并且其中的目的地址是该节点为开始的节点;第三类:以接收一个FCTS信号为开始的节点。将类型一、类型二以及类型三的节点分别表示为X、Y和Z,短帧间隔(SIFS)和分布式帧间隔(DIFS)的定义与IEEE802.11分布式协调功能以及p‑坚持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协议中的定义相同。
地址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