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喀斯特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方法,它涉及抗旱造林技术领域,抗旱造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植树点的选择;(2)整地规格与方法;(3)构建集水漏斗;(4)定根水:苗木栽植完毕浇足定根水;(5)造林树种及苗木年龄:造林树种包括滇柏、柏木、女贞、刺槐、核桃、刺梨、花椒、金银等,苗木均用1年生苗木。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无土壤污染,见效快,对于加速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植被恢复和重建,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成本低廉,针对性强,既不破坏环境,也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特别适于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困难立地地区造林推广使用。
申请公布号 CN10358331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2.19
申请号 CN201310587330.0 申请日期 2013.11.15
申请人 贵州师范大学 发明人 盛茂银;熊康宁;王霖娇;程媛媛
分类号 A01G23/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23/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喀斯特地区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抗旱造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植树点的选择:依据地形选择凹处作为植树点,借助天然裸露岩石作为集雨面汇集降雨,增加土壤水分供应;(2)整地规格与方法:采取穴状整地,树穴规格40cm×40cm×40cm,在坑下层铺一层可降解塑料膜,膜上撒一层枯枝落叶和有机肥,减少水分的地下渗漏,提高保水能力;(3)构建集水漏斗:植苗覆土时,先在树下的地面筑起以苗木为中心的周边高,中间低的漏斗形斜坡,然后在斜坡上覆盖塑料薄膜,在薄膜上覆土盖住薄膜,形成塑料薄膜为集水材料的集水漏斗结构,该漏斗结构可以将天然降水汇集到苗木土壤中,供苗木吸收,增强天然降水的灌溉作用,天气转晴后,塑料薄膜可以阻止膜下土壤水分的蒸发损耗,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加强土壤向树木供水的持续性和稳定性;(4)定根水:苗木栽植完毕浇足定根水;(5)造林树种及苗木年龄:造林树种包括滇柏、柏木、女贞、刺槐、核桃、刺梨、花椒、金银等,苗木均用1年生苗木。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