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通过幼胚胚状体发生途径诱导乌桕植株再生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幼胚胚状体发生途径诱导乌桕植株再生的方法,此方法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高(每个胚可以产生数十个甚至更多的苗);同时又能真实反映植株果实特性且遗传性状稳定,为成熟乌桕优良植株的快繁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桕传统育种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也避免了通过器官发生和间接愈伤组织再生途径对乌桕进行繁殖和遗传改良方面所带来的嵌合体多、遗传性状不稳定等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300459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29
申请号 CN201210541177.3 申请日期 2012.12.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吴丽芳;侯金艳;李明浩
分类号 A01H4/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4/00(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主权项 一种通过幼胚胚状体发生途径诱导乌桕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取乌桕未成熟种子,剥去果壳后,在无菌操作台内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剪开种壳取出带胚乳的未成熟合子胚,用镊子进行部分损伤后,接种于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经过2个月黑暗培养,获得2种经不同发育途径产生的胚状体;将两种胚状体接种在相应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和增殖培养;然后转至成苗培养基上诱导成苗;培养20‑30d,待幼苗长成2‑4片叶子时,进行炼苗移栽,获得健壮的乌桕再生苗;所述的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MS+ 0.1‑2.0mg/L 2,4‑D 或0.1‑2.0mg/L IAA 或0.2‑2.0mg/L NAA +30g/L蔗糖+7.5g/L琼脂,pH=5.8‑6.0;所述的继代和增殖培养使用相应的诱导培养基;所述的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为:1/2MS+ 30g/L蔗糖+7.5g/L琼脂,pH=5.8‑6.0。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湖路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