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I)化合物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是以式(XI)化合物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依次经过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环化脱羧反应、羰基缩酮保护反应、还原反应、羟基上易离去环合基团反应、脱易离去基团环化反应、脱去取代苄基反应、N原子上PG反应、脱缩酮保护基反应,得到所述如式(I)所示的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价廉,合成路线简单,产率较高,产物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广泛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0282706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29
申请号 CN201210289478.1 申请日期 2012.08.14
申请人 华东师范大学 发明人 姜雪峰;谭忠飞;姜卫华
分类号 C07D209/52(2006.01)I 主分类号 C07D209/52(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代理人 董红曼
主权项 1.一种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式(XI)化合物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依次经过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环化脱羧反应、羰基缩酮保护反应、还原反应、羟基上易离去环合基团反应、脱易离去基团环化反应、脱去取代苄基反应、N原子上PG反应、脱缩酮保护基反应,得到所述如式(I)所示的氮杂双环[3.3.0]辛烷衍生物;其反应路线为:<img file="FDA0000399197230000011.GIF" wi="1716" he="1126" />其中,R<sub>1</sub>是Me、Et、Pr、Bu;R<sub>2</sub>是CH<sub>3</sub>、CH<sub>3</sub>CH<sub>2</sub>;或,两个R<sub>2</sub>共同构成(CH<sub>2</sub>)<sub>2</sub>;R<sub>3</sub>是Ms、Ts或Tf;R<sub>4</sub>是H、F、Cl、Br、I、NO<sub>2</sub>、CH<sub>3</sub>、CH<sub>3</sub>CH<sub>2</sub>、OCH<sub>3</sub>、或OCH<sub>3</sub>CH<sub>2</sub>在苯环上的一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PG是<img file="FDA0000399197230000012.GIF" wi="1634" he="208" /><img file="FDA0000399197230000013.GIF" wi="897" he="319" />其中,所述酯化反应在醇溶剂中,在酸的催化下,式(XI)化合物1,2,3,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酯化得到式(X);其中,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或丁醇;所述酸为HCl,HBr,H<sub>2</sub>SO<sub>4</sub>,CF<sub>3</sub>COOH或TsOH;其中,所述氧化反应是将式(X)化合物经氧化剂氧化成式(IX)的二羧酸;其中,所述氧化剂是H<sub>2</sub>O<sub>2</sub>,O<sub>3</sub>,KMnO<sub>4</sub>或K<sub>2</sub>Cr<sub>2</sub>O<sub>7</sub>;其中,所述环化脱羧反应是在酸性溶剂中环化脱羧生成式(VIII)化合物;其中,所述酸性溶剂为乙酸、乙酸酐或丙酸;其中,所述羰基缩酮保护反应是在溶剂中在酸的催化下,式(VIII)化合物与对应的醇反应生成缩酮形式的式(VII)化合物;其中,所述溶剂为苯或甲苯;所述酸为HCl,HBr,H<sub>2</sub>SO<sub>4</sub>,H<sub>3</sub>PO<sub>4</sub>,AcOH,CF<sub>3</sub>COOH,TsOH或草酸;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二醇或2,2-二甲基丙二醇;其中,所述还原反应是在非质子溶剂中以还原剂将式(VII)化合物的酯基还原为羟基甲基,生成式(VI)化合物;其中,所述非质子溶剂是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乙醚,甲基叔丁基醚,苯,甲苯或乙苯;所述还原剂为LiAlH<sub>4</sub>;其中,所述羟基上易离去环合基团反应是在二氯甲烷中,式(VI)化合物在低温和碱存在下与R<sub>3</sub>的卤代物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其中,R<sub>3</sub>为Ms、Ts或Tf;所述碱为K<sub>2</sub>CO<sub>3</sub>,KHCO<sub>3</sub>,KOH,KOMe,KOEt,KO<sup>t</sup>Bu,KOPr,Na<sub>2</sub>CO<sub>3</sub>,NaHCO<sub>3</sub>,NaOH,NaOMe,NaOEt,NaOPr,NaH,KH,CaH<sub>2</sub>,吡啶,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基胺;低温为0℃;其中,所述脱易离去基团环化反应是在二氯甲烷溶剂中,式(V)化合物与带取代基苄胺于65℃下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其中,所述脱去取代苄基反应是在极性溶剂中,在金属催化下,通过H<sub>2</sub>将式(IV)化合物还原脱去,得到式(III)化合物;其中,所述极性溶液为甲醇,乙醇;所述金属为Pd/C,Pd(OH)<sub>2</sub>/C;其中,所述N原子上PG反应是在THF溶剂中碱性条件下,式(III)化合物与PG的卤代物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所述碱为K<sub>2</sub>CO<sub>3</sub>,KHCO<sub>3</sub>,KOH,KOMe,KOEt,KO<sup>t</sup>Bu,KOPr,Na<sub>2</sub>CO<sub>3</sub>,NaHCO<sub>3</sub>,NaOH,NaOMe,NaOEt,NaOPr,NaH,KH,CaH<sub>2</sub>,吡啶,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基胺;其中,所述脱缩酮保护反应是式(II)化合物在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溶剂,在酸的催化下脱去保护醇得到式(I)化合物;所述酸为HCl,HBr,H<sub>2</sub>SO<sub>4</sub>,H<sub>3</sub>PO<sub>4</sub>,AcOH,CH<sub>3</sub>COOH,CF<sub>3</sub>COOH,TsOH或草酸。
地址 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36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