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该方法是以红菜薹常规品种十月红一号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菜心常规品种油绿70天为父本杂交,在杂种二代时与轮回亲本回交,回交一代再次与轮回亲本回交,回交二代再经过二代选择就可以得到薹色为绿色其余主要农艺性状类似十月红一号、一种可稳定遗传的并且有别于现有绿菜薹类型的新型种质资源,该种质87.5%的基因来源于十月红一号。该方法的特色在于人为打破空间隔阂,使得不同生态类型的菜薹基因得以融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现有绿菜薹的新类型,丰富了绿菜薹现有类型,并且为新型绿菜薹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从而为最终解决苏州或气候相似地区冬春季绿菜薹产品供给不平衡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申请公布号 CN10298652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15
申请号 CN201210500818.0 申请日期 2012.11.30
申请人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佘旭东;刘凤军;牟建梅;宋英;张国芹;李军;徐君
分类号 A01H1/02(2006.01)I;A01H1/04(2006.01)I 主分类号 A01H1/02(2006.01)I
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马明渡
主权项 一种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红菜薹常规品种中的十月红一号为母本,菜心常规品种中的油绿70天作为父本,至少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所述母本与所述父本杂交,获得代号为F1的杂种一代种子;第二步,将所述F1在田间播种,然后从F1群体中留取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的单株,其余拔除,然后将第二步中所有留取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代号为F2的杂种二代种子;第三步,将所述F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F2群体中选择薹色为绿色且外形似十月红一号的单株,利用十月红一号自交后代作为轮回亲本与第三步中所选择的单株进行回交,获得代号为BC1的回交一代种子;第四步,将所述BC1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1群体中选择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且外形似十月红一号的单株,再次与十月红一号自交后代即轮回亲本进行回交,获得代号为BC2的回交二代种子;第五步,将所述BC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2群体中留取绿色覆盖薹表面积大且外形和生育期与十月红一号相似的单株,其余拔除,将第五步中所有留取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回交二代的代号为BC2F2的杂种二代种子;第六步,将所述BC2F2在田间播种,然后从BC2F2群体中选择薹色为绿色,外形和生育期与亲本十月红一号相同的健壮单株,即为含有87.5%所述母本基因的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同时观察记载其形态特征,其余拔除,将第六步中所有选择的单株,套上防虫网隔离留种,获得回交二代的代号为BC2F3的杂种三代种子;所述十月红一号的形态特征为初生莲座叶8~9片,主薹粗壮,侧薹7~8根,薹色粉红,有蜡粉,叶片绿色,叶柄叶脉红色,薹叶3~5片,叶形尖小,薹长30~35厘米,横径1.2~1.8厘米;所述油绿70天的形态特征为株高37公分,株幅22~27公分,叶绿色阔卵圆形,主薹高25~27公分,横径1.5~2公分,薹色绿色,薹叶狭卵形,主薹平均重量53克;所述绿菜薹新型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为初生莲座叶7~10片,主薹发育正常,侧薹7~9根,薹色绿,有蜡粉,叶片绿色,叶柄叶脉浅绿色,薹叶4~6片,叶形尖小,薹长28~32厘米,横径1.2~1.9厘米。
地址 215155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