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推进系统
摘要 本发明系有关于用以保持平台在大气中之推进系统。电晕放电离子发动机没有动作组件,系利用周围的大气以作为推进燃料使用,其乃由太阳供给动力,可具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效率。该电晕放电离子发动机系应用电晕放电游离之原理以产生推力,其乃将负带电发射电极导入大气中,利用电场放射以驱逐带有能量之电子。而该各电极在-1至-25仟伏特之负电压范围内均偏置于一端,系依赖周围的大气压力者。
申请公布号 TW321708 申请公布日期 1997.12.01
申请号 TW085103335 申请日期 1996.03.22
申请人 阿佛列.翁 发明人 阿佛列.翁
分类号 F03H1/00 主分类号 F03H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天赐 台中巿南屯路二段三十二之二十号七楼之一
主权项 1.一种推进系统,包括: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大体上系与该第一电极排成一直线,而在其中一大气气体乃部份或完全地使其离子化以通过该第一电极及通过该第二电极;及一用以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压差之装置,如此该第一电极始可推动该大气气体至该第二电极。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可产生一电荷分布在该第一电极之表面上,如是该大气气体即可获得每立方公分超过约一百万个带电质点之电荷密度。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可促使该第一电极放出带有能量之电子,而在该第一电极附近的大气气体中足以产生一堆二次电子。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推进系统,更可包含有一用以限制电流通过该第一电极之装置。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推进系统,更可包含有用以添加一交变电压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上之装置。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第一电极系为一具有尖锐端之圆柱体,该圆柱体之轴线乃对准该第二电极,而该尖锐端则面对着该第二电极。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更可包含有用以聚光于该第一电极之装置,如是始可增加从第一电极放射出之电子。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更可包含有用以增加该大气气体抵达该第一电极之抵达比率的装置。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抵达率增加装置系为一角状喇叭形之圆柱体。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抵达比率增加装置系为一螺旋桨。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抵达比率增加装置系为一空气压缩机。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第一电极系为一圆柱体,而该第二电极系为一环体,且其中该第一电极之纵轴乃对准该第二电极之纵轴。1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更可包含有在大气气体抵达第一电极之前增加大气气体游离的装置。1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游离装置包含有一用以聚光在该大气气体上之透镜。1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游离装置包含有一无线电频线圈。1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推进系统,其中该第一电极包含有多数个具有尖锐端之延伸组件,该各延伸组件系以一般圆柱形的方式排列,如是该圆柱形的纵轴即可对准该第二电极,且该各尖锐端亦可面对着该第二电极。图示简单说明:第一图系电晕放电过程产生离子及电子之等离子区之示意图。第二图系本发明电路之示意图。第三图系利用透镜帮助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聚焦之电极照射之剖面示意图。第四图系离子引擎之电极组发射体之立体示意图。第五图系利用聚焦透镜帮助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聚焦之电极照射之剖面示意图。第六图系离子引擎利用压缩机或风扇及无线电频线圈之剖面示意图。第七图系显示离子引擎与传统的推进器一起使用之立体状态示意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