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整合之辅助接点的连接器闩锁
摘要 第一连接器(12)系具有一对向前突伸之闩锁臂(42、44),其系用以扣合至一第二连接器之凹部,其中该第一连接器之闩锁臂系具有外侧表面,该外侧表面系具有凹槽(84、86),其可以将第一辅助接点(80、82)加以固定,且第二连接器在其凹部之相对侧边上系具有凹槽(94、96),其系用以固定对应的第二辅助接点(90、92)。在第一连接器中之每一凹槽系与一位在连接器骨架中之穿孔(l10、112)相对齐,且该穿孔系具有长方形之形状。每一辅助接点系包括一板片部分(140),其系位在该穿孔中以与该穿孔之相对侧边形成干涉配合,一长条带部分(142)系由板片部分向前延伸而出,且一90度角弯折部(144)系将板片部分之一侧边连接至该长条带之一边缘。
申请公布号 TW461151 申请公布日期 2001.10.21
申请号 TW089116935 申请日期 2000.08.21
申请人 ITT制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蓝恩 摩斯奎尔;杰 贝克
分类号 H01R13/627 主分类号 H01R13/627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巿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其系具有一绝缘骨架(100),该骨架系具有一主要骨架部分(102),其具有横向隔开之侧边(132.133)、垂直隔开之顶部及底部(136.137),该骨架系具有一封闩锁臂(42.44),其系由该主要骨架部分向前突伸而出,且其系具有横向隔开之前缘端(124.126),可以朝向彼此靠近之方向而弹性地挠曲,以及一锁固机构(40),其系可以手动地操作,以防止该闩锁臂一起朝向彼此靠近之方向挠曲,以藉此将臂部前缘端锁固在一配接连接器装置(14)上,该闩锁臂系皆具有一最靠近另一闩锁臂之内侧表面(120.122),以有具有距另一闩锁臂最远之外侧表面(114.116),其中:该连接器系具有一对辅助接点固定通道(117.118),每一通道系包括一穿孔(110.112)纵向穿过该骨架主要部分,且包括:一对辅助接点(80.82),每一辅助接点系具有一配接端部(150)位在其中一闩锁臂之外侧表面,以及一后缘部分(140),其系至少部分地位在其中一穿孔中。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每一辅助接点固定通道系包括一凹槽(84.86),其系位在其中一闩锁臂之外侧表面,且每一辅助接点之配接端部系至少部分地位在其中一凹槽中。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该闩锁臂之前缘端系在其外侧表面上构成向外突伸之突缘(70.72),且每一辅助接点之配接端部系构成一弓起部分(152),其系朝向远离该另一辅助接点之方向而朝外弓起,且其在距离另一辅助接点最远之位置上系具有顶点(154),且每一弓起部分之顶点系位在一对应突缘之后缘部分。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每一该穿孔系具有长方形之截面形状,且具有一垂直高度(H),以及具有大于该高度之横向延伸宽度(W),且每一通道系包括由一对应穿孔向前延伸之凹槽,且每一凹槽系具有一开口侧;每一辅助接点系由一金属片所构成,且具有一板片部分(140),其系沿着其中一通道之宽度而延伸,且其系具有横向隔开之相对板片侧边(170.172),且一长条带部分(142)系以一垂直角度的弯折部(144)而连接至该板片部分之其中一板片侧边,其中该长条带部分系具有一长条带厚度(G)以及一长条带高度,其系大于该长条带厚度,且该长条带高度系平行于该通道之高度而延伸,且其中该长条带部分系由开孔向前突伸且沿着凹槽而延伸,而构成其中一辅助接点配接端部。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每一穿孔系具有横向相对之孔壁(174.176),其中该孔壁系以该穿孔之宽度而相互隔开;该板片部分系以干涉配合之方式而置入该横向相对之孔壁中。6.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该骨架主要部分系具有一对插头部分(20.22)位在该对闩锁臂之横向相对侧边,且每一插头部分系具有一列插头通道(206),每一通道系延伸在该骨架主要部分之前缘及后缘端;该插头通道在垂直方向(V)上系伸长的,且该穿孔在横向方向(L)上系伸长的;该信号接点及该辅助接点系皆由一金属片所制成,其具有一板片部分(200.140),该板片部分系具有一板片厚度,且具有相对之板缘(210.212;170.172)以数倍于该板片厚度之宽度来隔开,以及一直角弯折部(204.144),其系将板体部分之边缘连接至该长条带部分之边缘;该资料接点皆系定位成其板片之相对边缘系垂直隔开,且其长条带部分相对侧边系横向隔开;该辅助接点系皆定位成其板片部分之相对边缘系横向隔开,且其长条带部分之相对边缘系垂直隔开。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包括一可与该连接器相配接之第二连接器装置(14),且该第二连接器装置系具横向隔开之侧边(139.141)、垂直隔开之顶部及底部,以及前缘端与后缘端,其中:该第二连接器装置系具有一骨架装置(138),其系具有壁体而构成一后缘开口凹部(60),其中该凹部系具有后缘及前缘部分(62.64),用以收纳该闩锁臂,且该凹部前缘部系设计成当该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装置完全配接时,其可以收纳该闩锁臂之前缘端,且该凹部前缘部系具有比该凹部后缘部分还大的横向宽度,该凹部壁体系包括横向隔开的凹部侧壁;该骨架装置系具有一对辅助通道(98.99),每一通道系由该前缘端延伸至该后缘端,且每一辅助通道在其中一凹部侧壁上系具有一凹槽部分(94.96),且该凹槽部分系通向该凹部;一对辅助接点装置(90.92),每一辅助接点装置系位在该骨架装置之其中一通道中,且每一辅助接点系具有一配接端部(160.162),其系至少部分地位在其中一凹槽部分中,以与其中一辅助接点之配接端相衔接,且每一凹槽部分系位在该第二连接器装置中,且与其中一辅助接点之配接端部位在同一高度。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连接器,其中:该闩锁臂系具有顶部及底部表面,且该凹槽系位在该顶部及底部表面之间。9.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连接器,其中:每一辅助接点系具有一后缘板片部分,其系构成一焊接尾(180),且由该板生部分及该主要骨架部分向后延伸而出。10.一种连接器系统,其包含:一第一连接器(12),其系具有一绝缘骨架(100),该骨架系具有一主要骨架部分(102),其具有横向隔开之侧边(132.133)、垂直隔开之顶部及底部(136.137),该骨架系具有一对闩锁臂(42.44),其系由该主要骨架部分向前突伸而出,且该闩锁臂系横向隔开且可以彼此朝内弹性挠曲;且该闩锁臂系具有前缘端部,该前缘端部系具有突缘部分(70.72),每一突缘部分系朝向远离另一闩锁臂之方向朝外突伸而出,该第一连接器亦具有一可以手动操作之机构(40),其系可以防止该闩锁臂之前缘端一起移动;一第二连接器(14),其系具有一第二骨架(138),该第二骨架系具有一后缘开口凹部(60)用以收纳该闩锁臂,且该凹部系具有后缘及前缘部分(62.64),且该前缘凹部部分系具有一后缘端部,其系构成一封肩部(131)用以抵靠该突缘;该闩锁臂系具有横向外侧表面(114.116),且至少其中之一外侧表面系具有一第一凹沟(84.86),且至少其中一凹部侧壁系具有一第二凹沟(94.96),其系面向位在该闩锁臂中之第一凹沟:一第一辅助接点(80),其系安装在该第一连接器骨架,且具有一配接端部(150),其系至少部分地位在该第一凹沟中,且一第二辅助接点(82)系安装在该第二骨架中,且具有一配接端部(150)系至少部分地位在该第二凹沟中。11.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连接器系统,其中:该第一骨架之主要部分系具有纵向延伸之穿孔(110),其系与该第一凹沟对齐,该穿孔系具有长方形截面形状,且该侧壁系以一横向延伸之宽度(W)而隔开,且具有一垂直延伸之高度(H),其系小于该横向延伸之宽度;该第一辅助接点系由一金属片所构成,其系具有一板片部分(140),该板片部分系具有横向侧边(170.172),其系与该孔壁形成干涉配合,且具有一长条带部分(142),其系具有垂直隔开之边缘,且具有一小于该垂直隔开边缘之间之距离的厚度,以及一直角弯折部(144),其系可以将该板片部分之一侧边连接至该长条带部分之一边缘。1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连接器系统,其中:该第一辅助接点之配接端部(150)系位在该突缘之后缘,且该第二辅助接点之配接端部(160)系位在该后缘凹口部分。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发明第一及第二连接器之立体分解等角视图。第二图系第一图之系统之第一连接器部分的立体分解视图。第三图系第二图之插头组件的放大视图。第四图系第一图之连接器的截面视图,其中显示一对配接之资料接点在与该连接器完全配接之前的状态。第五图系沿第四图之剖面线所取之视图。第六图系第四图之第一连接器之资料接点之底面及正面等角视图。第七图系第六图之接点之第一侧边正视图。第八图系第六图之接点的平面视图。第九图系第六图之接点之第二侧边正视图。第十图系第一图之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一图之第一连接器之一部分的截面图,其中显示与运接器相配接之前的状态。第十一图系第一图之第一连接器的背面及顶面等角视图,其中显示一对辅助接点在插入至第一连接器前之状态。第十二图系通过第十一图之剖面线12-12之截面视图,但其中该辅助接点系完全插入至第一连接器之骨架中。第十三图系通过第十图之剖面线13-13之截面视图。
地址 美国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