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大型新结构CO<sub>2</sub>再生塔
摘要 一种大型CO2再生塔,它是一种将CO2富液输送管(中心管)置于塔的中心位置、将加热装置分成若干个安装在塔底部塔釜内的填料塔。CO2吸收富液从再生段与塔釜段之间的进料管进入,沿中心管送至塔顶的液体闪蒸分配器,并自塔顶至塔底逐级经过各段填料传质传热,解吸出的CO2气体上升至塔顶排出,产生的半贫液下降至塔釜段。塔釜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半贫液以脱除其中残存的气体,最终再生成贫液供循环使用。本发明的大型CO2再生塔,降低了大液流量液体输送时产生的振动和热损失,节约投资和占地面积,运行安全稳定。
申请公布号 CN10348024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01
申请号 CN201310452398.8 申请日期 2013.09.27
申请人 南京华基塔业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发明人 张志炳;罗华勋;孟为民;张锋;巫先坤;王宝荣
分类号 B01D53/18(2006.01)I 主分类号 B01D53/18(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黄嘉栋
主权项 一种大型CO2再生塔,其特征是:它是将塔内CO2富液输送管(以下简称中心管)置于塔的中心位置,将加热装置(以下简称煮沸器)分成若干个安装在塔釜内,具体结构如下:再生塔塔体分为三个变径段,自塔顶至塔底依次为:闪蒸段(2‑1)、再生段(2‑2)和塔釜段(含裙座)(2‑3),各段直径由操作负荷确定,一般地,塔釜段直径略大于或等于闪蒸段,再生段直径小于其余两段,闪蒸段(2‑1)底部有闪蒸段底部封头(3‑5),闪蒸段底部封头(3‑5)为碗形,闪蒸段底部封头(3‑5)将闪蒸段(2‑1)与再生段(2‑2)隔断,闪蒸段(2‑1)底部有闪蒸段底部抽出口(2‑4),闪蒸段底部封头(3‑5)上有升气管(3‑1)和溢流管(3‑2);再生段(2‑2)与塔釜段(2‑3)之间有隔板将再生段(2‑2)和塔釜段(2‑3)隔断,隔板上也有升气管和中心溢流管(2‑13),中心溢流管(2‑13)从再生段(2‑2)中心直插到塔釜段(2‑3)的下部,再生段(2‑2)内的半贫液沿此管溢流至下方的塔釜段(2‑3);再生塔的传质传热、流体分配和支撑构件的特性均与现有的CO2再生塔一致;CO2富液进料管(2‑6)由塔外部穿过塔壳从再生段(2‑2)下部与塔釜段(2‑3)上部之间的空间进入塔内与位于塔中心的中心管(2‑12)相连,中心管(2‑12)自此垂直向上并直抵塔顶的闪蒸段(2‑1)内的液体闪蒸分配器(2‑7);中心管(2‑12)沿轴向安装膨胀节(2‑8)以减小因热膨胀和重力产生的应力,在与闪蒸段底部封头(3‑5)相交处采用可移动的结构,即在闪蒸段底部封头(3‑5)中心处安装一个限位套管(3‑3),其直径大于中心管(2‑12)外径,中心管(2‑12)穿过限位套管(3‑3),使得中心管径向移动具有一定的限制,而轴向能够上下伸缩,以免实时卸除操作时由于热胀冷缩造成的内部应力,限位套管(3‑3)与中心管(2‑12)间的间隙为3‑20mm,限位套管(3‑3)上端与闪蒸段底部封头(3‑5)上的升气管(3‑1)上端齐平,限位套管(3‑3)下端低于闪蒸段底部封头(3‑5)底部50‑200mm,所述的升气管(3‑1)是在闪蒸段(2‑1)内密封固定在闪蒸段底部封头(3‑5)底部将闪蒸段(2‑1)与再生段(2‑2)连通的直管,以使闪蒸段(2‑1)与再生段(2‑2)的气压平衡;塔釜段内置的煮沸器设计成N个(N可以是奇数也可是偶数),沿塔内侧对称布置,可相互串联也可相互并联,如附图4所示,塔釜段(2‑3)底部有贫液输出口。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东湖丽岛E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