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甘蓝早期栽培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甘蓝早期栽培的方法,①茬口与品种:鸟翼形温室或大暖窖越冬栽培②育苗:育苗冷床宽1.5米,长5~6米,深15厘米③温湿度管理:幼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夜间在18℃;生长中后期白天保持20℃左右④覆土防病:幼苗出土后,覆2次用20%腐殖酸拌EM或CM菌肥制成营养土⑤刨窝晒穴土⑥肥料运筹:温室、大暖窖和两膜一苫栽培在11月下旬定植;早春小拱棚在2月初移栽,每667平方米栽3800~4000株;该发明前期投入较小,后期经济效益较好。
申请公布号 CN10347784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4.01.01
申请号 CN201310435494.1 申请日期 2013.09.24
申请人 黄震 发明人 黄震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2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甘蓝早期栽培的方法,其特征由如下步骤构成:①茬口与品种:鸟翼形温室或大暖窖越冬栽培,10月上旬育苗;早春塑料拱棚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下种,品种宜选用8398;2月至5月下旬上市,每667平方米产量5000~6000千克;谨防下种过早,使苗龄过大而栽后受冻,茎粗0.6厘米,叶片直径达5厘米,在10℃以下低温连续60小时通过春化阶段发育,45天内不包球便抽薹开花;②育苗:育苗冷床宽1.5米,长5~6米,深15厘米;床土配制,1:230%的腐殖酸磷肥,50%的阳土,20%的腐熟牛粪,矿物磷、钾粉1千克配成;床土要整平,灌足水,水渗完后用腐殖酸肥或阳土拌EM或CM有益菌(50克拌肥土20千克)撒一层,播种后再覆肥菌土0.5厘米厚,支架盖膜,白天气温保持20℃~25℃,夜间10℃~15℃,让幼苗缓慢生长;床土营养全,幼苗无黑根,而且抗旱、抗寒;不施化学氮肥;待幼苗3叶1心时,按株行距6~8厘米分苗;CM、EM菌肥可分解土壤中的钙,可作用于根的分生组织和粗度;磷决定数目、锌决定长度,但浓度切勿过大;有益生物剂与中草药杀菌剂不能混用;③温湿度管理:幼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5℃,夜间在18℃;生长中后期白天保持20℃左右,如莲座叶有丛长现象,夜温可降到12℃左右,包球期夜间保持10℃~5℃;昼夜温差8℃~10℃;幼苗期停水蹲苗,以提高地温;结球期不要缺水,降温促包球;做到地上地下平衡,不徒长;幼苗大,应控温控水;僵化苗、小苗,应升温,浇1次硫酸锌1000倍液,促苗赶齐;④覆土防病:幼苗出土后,覆2次用20%腐殖酸拌EM或CM菌肥制成营养土;取硫酸铜50克,按病害轻、中、重度分别拌肥皂、碳铵、生石灰50克,对水14升做叶背喷施,防治效果优异;甘蓝茎粗根冠大,抗病,耐寒;干燥时浇水后覆土;喷药在20℃时进行;⑤刨窝晒穴土:冬前在土未冻时,按株距38厘米、行距44厘米刨定植穴,经日晒、雨淋和冷冻,杀灭杂菌和害虫,活化地表土壤,定植后缓苗快,长势强;⑥肥料运筹:温室、大暖窖和两膜一苫栽培在11月下旬定植;早春小拱棚在2月初移栽,每667平方米栽3800~4000株;按每667平方米产叶球6000千克投肥,每千克碳可供长外叶和叶球20千克左右,土壤中碳需缓冲量50%,大约需施碳素600千克,外叶消耗碳400千克,需投入碳1000千克,氮30.8千克,磷24.9千克,钾29.1千克,氮、碳、钾基肥最大限量可多于土壤缓冲量的30%;合理投肥应是:穴侧埋施鸡粪1500千克,含碳25%合375千克,含氮1.6%合24千克,含磷1.5%合22千克,含钾0.85%合13千克;施牛马粪2500千克,含碳25%合625千克,含氮0.4%合10千克,含磷0.29%合5千克,含钾0.45%合11千克;碳总量达1000千克,氮达34千克,磷27千克,纯钾达24千克,前三种要素均达标,惟缺钾,因为富钾也有增产作用,故结球期再施45%生物钾15千克,可使外叶与球心比例拉大为3∶7;尚需在沤肥期和生长中后期追施3次EM和CM生物菌肥3~6千克,以分解磷、钾、钙营养,保护肥中营养和从空气中吸收氮(含量71.3%)、碳(含二氧化碳300毫克/千克)营养,即可维持和满足需要;结球期氮、磷、钾、钙、镁、硫比为9∶3∶13∶8∶3∶1;土壤全盐浓度不超过5500毫克/千克;营养合理有持效,土壤含氧量达19%~23%,无杂菌,甘蓝外叶小,棵儿大而充实;防止超量施鸡粪而造成浪费和烧伤根系而死秧缺苗,因每667平方米氮总量不能超过19千克;鸡、牛粪拌匀施在定植穴侧;前期施生物菌肥、氮肥扩叶,结球期控氮控外叶,使棵与棵之间叶片互相遮盖率不超过10%;冲人硫酸钾10千克可使叶片加厚,外叶与叶球比扩大到3∶7。
地址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阳光城六栋林宁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