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再生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本发明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废弃反渗透膜进行常规化学清洗的基础上,通过对废弃反渗透膜表面进行含胺溶液的浸泡改性处理,采用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对改性反渗透膜元件作进一步的性能调节处理,使废弃反渗透膜具有纳滤膜的某些特有功能,从而实现对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有效实现对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资源化利用,开拓一种新的纳滤膜制造途径,而且再生工艺也较简单。本发明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具有广泛的用途。
申请公布号 CN10205905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12.25
申请号 CN201010574082.2 申请日期 2010.12.01
申请人 浙江理工大学 发明人 俞三传;刘梅红
分类号 B01D65/06(2006.01)I 主分类号 B01D65/06(2006.01)I
代理机构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代理人 陈小良
主权项 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对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用常规反渗透膜清洗液进行循环浸泡清洗处理,清洗液的温度为10‑40℃,清洗液循环浸泡清洗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10小时;所述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中的反渗透膜为:全芳香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或,芳香聚酰胺‑聚脲反渗透复合膜;或,芳香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反渗透复合膜;或,芳族‑脂族混合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所述的清洗液含有:质量浓度为0.01‑0.1%的二氧化氯、亚氯酸、氯胺、次氯酸钠、溴、或溴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1‑0.3%的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或过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5‑3.0%的盐酸、硝酸、柠檬酸、磷酸、硫酸、或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5‑2.0%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01‑0.05%脂肪酶、蛋白水解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葡糖内酯酶、或半乳糖苷酶中一种或几种;或,质量浓度为0.01‑0.1%的一种或几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它们的混合物;(b)对经清洗处理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用纯水冲洗后,进行含胺溶液的循环浸泡改性处理;含胺溶液的浓度为5‑80wt%,温度为10‑45℃,含胺溶液循环浸泡改性处理的时间为15分钟‑60小时,所述的胺为:氨,或甲胺,或二甲基胺,或乙醇胺,或乙二胺,或三甲基胺,或三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或它们的混合物;(c)对经含胺溶液循环浸泡改性处理的反渗透膜元件用纯水冲洗后,用含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的水溶液进行循环浸泡处理,含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5‑300mg/l,温度为10‑35℃,进行循环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5分钟‑10小时;所述的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亚甲基丁二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氨乙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羟丙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或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d)对改性膜元件进行纯水冲洗处理。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高教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