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高生物活性的可切削微晶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生物活性的可切削微晶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磷酸二氢铵、硝酸钙为原料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以熔融-水淬法制备氟金云母粉体;以溶胶-凝胶法制备45S5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将上述三种前驱体粉体混匀并加入聚乙烯醇作为粘合剂,压制成型,然后进行晶化处理和烧结,得到高生物活性的可切削微晶玻璃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切削性能和机械性能,性能可以通过调整三种前驱体粉体的比例来实现,易于控制;本发明采用低温共烧的方法,保证各成分均一分布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烧结温度,缩短了烧结时间,降低成本。
申请公布号 CN10243218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11.13
申请号 CN201110298887.3 申请日期 2011.09.28
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 发明人 陈晓峰;张海希;李玉莉;苗国厚;罗小刚;韩雪
分类号 C03C10/16(2006.01)I;C03C10/02(2006.01)I;C03B32/02(2006.01)I 主分类号 C03C10/16(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高生物活性的可切削微晶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制备:将磷酸二氢铵溶于乙醇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10~11,配制摩尔浓度为0.12mol/L的磷酸二氢铵乙醇溶液;将硝酸钙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摩尔浓度为3.5mol/L的硝酸钙溶液;一边对磷酸二氢铵乙醇溶液进行高速搅拌,一边向其中加入硝酸钙溶液,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7;高速离心,将得到的下层沉淀用乙醇洗涤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粉末;将上述粉末在700~800℃煅烧2~3h,冷却,研磨,过200目筛,得到粒径≤75微米的羟基磷灰石粉体;所述磷酸二氢铵与硝酸钙的摩尔比为6:7;(2)熔融‑水淬法制备氟金云母玻璃粉体:将摩尔比为1:6:1:6:4的碳酸钾、氧化镁、氧化铝、氧化硅和氟化镁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并加入二氧化钛,混匀后在1450~1500℃熔融2~3h,水淬、干燥、研磨,过250目筛,得到粒径≤60微米的氟金云母玻璃粉体;所述二氧化钛与混合粉末的质量比为1:(50~200);(3)溶胶‑凝胶法制备45S5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将硝酸钙和硝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在65~70℃下搅拌至溶解,再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至呈均一透明溶液,然后再逐滴加入磷酸三乙酯,继续搅拌至呈均一透明溶液,用盐酸调节pH值为4,静置得到凝胶状固体,干燥、煅烧、冷却、研磨,过250目筛,得到粒径≤60微米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所述正硅酸乙酯、磷酸三乙酯、硝酸钙和硝酸钠的摩尔比为46.1:2.6:26.9:24.4;所述硝酸钙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14~17.5);(4)颗粒成型:将步骤(1)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粉体、步骤(2)得到的氟金云母玻璃粉体和步骤(3)得到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粉体按质量比为(15~20):(50~80):(5~30)混合得到混合粉体,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均匀得到颗粒,在20MPa下将颗粒压制成型,得到成型颗粒;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为2%;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与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1:(8~15);(5)晶化处理并烧结:将步骤(4)得到的成型颗粒在800~900℃保温3~5h,在900℃~1000℃烧结1~2h,得到高生物活性的可切削微晶玻璃材料。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