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人工养殖飞龙的方法
摘要 人工养殖飞龙的方法:主要体现在针对飞龙的幼雏期、中雏期、成年期的特点,所采取的恰当有效的养育管理方式、方法上。本发明是防止飞龙断种、灭绝,确保其持续、快速繁衍发展的唯一正确途径,不仅防止其断种、灭绝,为保护好、利用好飞龙,提出了好措施,而且为持继、快速繁衍发展,创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好路子,不仅填补了我国人工养殖飞龙的空白,而且是林区治危兴林,发展林区特色经济的大好事,同时,还满足了人们食用飞龙的需求,可在适宜的林区广泛饲养。
申请公布号 CN10337112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10.30
申请号 CN201210120275.X 申请日期 2012.04.17
申请人 刘兴贵 发明人 刘兴贵
分类号 A01K67/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7/02(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飞龙的生长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刚出蛋壳到29日为幼雏期;30日到12周为中雏期;13周以后为成年期。本发明主要讲三期飞龙的特点养育管理、及时做好各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预防与治疗 A.飞龙的幼雏期的特点与养育管理: {1}.保温。幼雏出壳以后的第一天,从34℃开始,每两天降一度,降到同室温相同为止。刚出蛋壳的幼雏,既怕冷、又怕热。绒毛短,体温低,自身调节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变化,因此,育雏的关键是保温,要确保幼雏在既不冷又不热的环境中生活,幼雏出壳后的头5天内,保温尤为重要,这是幼雏的“鬼门关”,若忽视保温,死亡率高达50%,甚至全群死亡。既要时刻观察温度计,又要及时观察幼雏的情态变化。 {2}.饮水。幼雏出壳后,4‑6小时,先开水,水为白开水,水温要与育雏温度一致。饮水中加适量药物(如0.02%的土霉素)或添加剂(如维生素,5%‑8%的砂糖)。如雏鸟不懂饮水,可抓一幼鸟将喙浸到水槽中沾上水,幼雏很快会饮水,其它幼雏也会仿效。在1‑20日最好先供温水。 {3}.喂食。开水后,就可开食。给幼雏第一次喂料叫“开食”。开食时,将饲料撒在垫纸上,让幼鸟自由采食。以易消化的优质高蛋白动物性饲料为好。易消化的动物性饲料不低于50‑60%,蛋白质不低于23%,还要给多种维生素,是家鸡雏量的一倍。3日开始改为食槽饲喂。一周龄内,少量给,多次喂。每日投料8次,2周龄逐渐减少投料次数,至5周龄时,每日投料3‑4次。及时满足供给优质高蛋白的全价饲料。一周龄以后,可搭配饲喂一定比例的全价配合饲料。幼雏生长发育快,4周龄内体重每周成倍增长,要及时满足优质饲料的供应。 饲喂要少量多次。幼雏的口素和肌胃容积小,贮存食物少,消化机能差,需要逐渐发育完善。但它生长快,新陈代谢和营养需求量大,此间供给饲料要营养成分高,易消化;少量多喂,不断供水。(饲喂时间可参照《问答》) {4}.湿度。育幼雏时环境湿度也很重要。湿度过大,幼雏水分蒸发和散热困难,食欲不振,易患白痢、球虫、霍乱等病;严重威胁幼雏健康。湿度过低,幼雏体内水分蒸发过快,使刚出壳的幼雏腹中蛋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不良,毛焦发干,会啄肛、啄羽。湿度适宜,幼雏会感到舒适,休息、食欲良好,发育正常。适宜的湿度是:1周龄内,室内相对湿度为65%‑70%,1‑2周龄为60%‑65%,2周以后为55%‑60%。室内进雏前1‑2天就应将雏室湿度调到适宜水平,用地下烟道和煤炉供暖育雏时,注意防止室内过于干燥。若湿度过低,可在地上喷洒清水,可在室内挂湿毛巾或炉上放水壶。 {5}.通风换气。育雏室内温度高,饲养密度大,幼雏生长快,代谢旺盛,呼吸快,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外,舍内粪便、垫料潮湿发酵,会散发出大量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污染室内空气。如忽视通风换气,会使幼雏感染疾病,造成死亡。在冬季育雏的前期(3周龄前),可在雏舍安装风斗(上罩布帘)或纱布气窗等办法。3周龄后,可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开窗通风透气。注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幼雏身上,而使它着凉感冒。 定时和经常通风换气,保持育雏环境的空气新鲜,可促进幼鸟的健康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 {6}.光照。适宜的光照能提高幼雏的生活力,促进生长发育,对幼雏的一生都起作用。光照两种;一是自然光照(太阳光),二是人工光照(灯光)。 1周龄内光照时间宜保持在24‑20小时,光照强度每平方米3瓦灯泡为宜,以后每天14小时光照,亮度以每平方米1‑2瓦灯泡计。 {7}.密度。密度过大,妨碍幼雏采食、饮水和运动,弱鸟受影响更大,造成发育不齐,会使弱者受伤压死。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宜疏。 {8}.分群饲养。检出病弱状态幼雏之后,要淘汰畸形、叉脚、弱小的幼雏。分群饲养有利于弱雏生长发育,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 育幼雏期,要进行三次分群,第一次分群在进雏时进行,立体笼育,应将弱雏放在笼的上层,因上层温度稍高于下层,有利于弱雏生长发育。第二次分群,在7‑10日龄时,结合疏散饲养密度和接种疫苗等工作同时进行。第三次分群在脱温转群时进行。 {9}.断喙。幼雏之间常发生打斗啄羽、啄肛、啄趾等恶癖,主要原因密度大,光照太强,光照时过长、温度过高、湿度过低、通风不良,喂料中缺乏动物性饲料或缺盐、矿物质、微 量元素等。要管理措施科学得当,营养完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避免啄癖发生。一般可不断喙,以减少对幼雏的严重刺激。如发生啄癖,必须采取断喙这个有效措施。 {10}.幼雏胆怯。对外界环境的微小变化特敏感,外界的任何刺激会导致幼雏情绪紧张而四处乱窜,影响采食,甚至会引起死亡。此间要注意保持环境幽静,工作人员要有规律而细心地进行操作、管理。如果饲养的环境复杂,条件差,最好的措施是把会引起幼雏应激的条件(如各种声响、黑暗、强光、各种颜色等),在出壳后的30小时内输送给幼雏,使其习惯于接受这种刺激,以后就不会因这种刺激引起情绪紧张而四处乱窜等。 {11}.日常管理。(1)、每次进雏室,首先观察幼雏的状态,检查温度、湿度、换气是否合适,然后清洗食槽和水槽,重放料和换清洁水。(2)、按时投料、换水,要保证不缺料、不断水。(3)、每天上午、下午各清洗一次地面、粪便、及时更换垫料,经常定期做好食槽、饮水器的冲洗和消毒工作。(4)、遵守光照制度。补充照明可在晚上,从日落开灯到晚上,也可从零晨到早晨。(5)、经常观察幼雏的状态和行为,如发现不正常行为或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6)、对幼雏室舍要昼夜有人值班,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恰当措施,确保幼雏的成活率。 {12}、不能与其它禽类混养。幼雏的抗病力比家禽强,禽类的 多种病都可能被传染,尤其是胃病和呼吸道疾病。因此不能混养,一旦致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会比其它禽类康复快。 {13}.加强防卫,防止鼠、猫、狗、蛇、野兽和其它天敌侵害。 {14}.防疫。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用具要卫生。食槽、水槽每天要洗刷、清洗1次。保持用具常干净。二是饲料要清洁,为避免饲料污染,每次加喂料时,要将槽中剩余喂料除掉。三是环境要保持卫生。常开窗换气;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清扫粪便,及时更换垫料,防止病虫害感染。要及时消毒,每次清扫后,把育雏室用清水洗净后,再用2%的烧碱(氢氧化钠)冲洗一次。 B.飞龙中雏期的特点与养育管理。 {1}.脱温。飞龙幼鸟养至30日即可脱温,进入中雏期的饲养与管理。可采用地面平养、笼育方式进行饲养,笼育可防鼠害和传染病,又便于管理。但笼要大些,密度要稀些,防止啄肛、啄羽。此期适宜密度20‑25只/米2。 {2}.分群饲养,8周龄时,公鸟即有性行为,为确保处于中雏期的鸟正常生长发育和良好的种用繁殖性能,应将公母鸟分群饲养。分群同时,进行强弱分群,择优留种,弱者作为肉用饲养管理。 {3}.饲喂与管理。饲喂日4次。饲料以谷物为主,但不能缺少动物性饲料,蛋白质水平不能低于18%,并在饲料中加入1%‑‑2%的粗纤维,以利于胃肠消化。管理上,要注意运动场 的防护围网是否完好,防止飞逃,也要防止猫、狗等天敌侵袭,要搞好饲喂、清洁卫生、消毒防疫和保持环境的安静。 C.飞龙的成年期的特点与养育管理。 {1}.饲养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飞龙的幼鸟经过中雏期的饲养培育之后,长到13周时就进入了成年种鸟期,在此期间的饲养与管理中,需要注意掌握成年种鸟可地面大群平养、也可笼养,在完全发育成熟前和休产期应公母分养,在交配繁殖期应按公母1∶3‑4的比例配种。调查中发现,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年龄组成,幼龄鸟占60%,最多时可达77%。这说明,飞龙的繁殖较快,寿命较短。在家养条件下,寿命3‑4年。人工饲养的年龄组成应以幼龄为主体,以保持种群旺盛的生命力。 {2}.日粮与饲喂 成年种鸟的日粮,在性成熟前,或休产期蛋白质可低至14%‑16%,在交配产蛋期,蛋白质应适当提高,不低于16%,饲料既可用粉料,也可用粒料(小麦、谷子、绿豆、大豆、玉米等)。成年种鸟的日粮,必须采用全价配合饲料。野生的飞龙捕回后,野性尚未完全改变,要模拟野生食性,适当采一些野生浆果搭配喂养,以提高成活率和繁殖性能。种鸟每日喂3次,饲养料投喂量约为每日每只60‑70克,至准备配种期,不仅要投喂全价配合饲料。还要喂维生素E或青绿饲料,如麦芽、树芽和青菜等,以促进发情。 {3}.给水与交配 饮水器内要经常保持有清洁水,冬季应给温水,也可用清洁雪代水。飞龙的成鸟有耐寒性,可在零下10℃环境下露天过夜。但为其春天早发情、早产蛋、多产蛋,冬季最好保温饲养。交配期除按公母配比配种外,还要设置好屏障,使公鸟有交配机会,提高受精率。 D.人工养殖飞龙所需场地条件。 人工养殖飞龙选地建场与修建禽舍时,都要参照野生飞龙选择生存地的条件来考虑,野生飞龙选场地的条件是: {1}.选择无污染的僻静的针阔混交的森林中; {2}.要选东西走向座北朝南的山,朝阳背风处;3.要有天然草地,带斜坡,水能流走的较大开阔地。
地址 153100 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中心社区7号楼4单元4楼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