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白芨与紫苏高效套栽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芨与套种的高效栽培方法,将白芨套种在金银花等药材下面,用腐熟牲畜粪草覆盖白芨,通过施肥、除草、杀虫等工序的管理,经五年左右种植后收获。本生产方法利用同一块地同时生产出两种药材,提高了复种指数;节约用工成本,生产成本降低,产出增高,经济效益成倍提高。
申请公布号 CN103348847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10.16
申请号 CN201310255671.8 申请日期 2013.06.25
申请人 于华忠 发明人 唐克华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本发明提供白芨与紫苏高效套栽方法,步骤包括:(1)土壤的选择: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基本呈中性的砂质壤土或园土;(2)整地:先年冬季深翻25 cm,1.2m开厢,表面整细耙平;(3)紫苏药材品种的选择:紫苏高度在20~80 cm,遮阴率在40~50 %,生长期与白芨基本同期或长于白芨生长期的紫苏品种;(4)白芨鳞球茎处理:在4‑10月份采挖的鳞球茎进行去根和去地上茎处理,将其平放在避雨有一定光照的沙土上,再撒放一定量的沙土,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达到60‑75%;(5)白芨的移苗方法:在整地过程中施入经堆制过的饼肥,所加饼肥为菜枯:茶油枯3:1或2:1,再拌入经堆制或烧过的土杂肥,每亩施入1000 ~ 2000 kg其中含腐熟过的饼肥150 ~ 200 kg,缓慢浇透水,行间和株间开5 cm深的平沟,在1月中旬‑1月下旬间选带有芽头、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种苗进行种植,每亩种苗用量在3000‑5000 株左右;(6)紫苏药材的种植:以撒播紫苏种子方法对紫苏进行大田种植,撒播一定量的紫苏种子,下种季节在每年2月下旬‑3月上旬进行;(7)除草与施肥:结合紫苏和白芨的管理,见草就拔,间隔一定时间施用药材所需肥料;(8)病虫害防治:白芨黑斑病发生,在病穴用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者将病株拔出,根结线虫危害用3%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9)肥水管理:每亩施入1:3人畜粪水1000 ~ 1500kg,每次间隔30天左右;5月进入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如遇长期干旱,应及时浇水,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将水灌入围沟内,透水1晚,1晚是指从晚6点至翌日8点,后将水排放,水深以低于厢面5 cm 为宜,施肥时可以将紫苏一起施肥,操作更简便,减少用工;(10)紫苏的采摘方法:紫苏生长到10‑14叶时,对白芨植株周围的紫苏采用拔除方法减少20%‑30%的紫苏苗,其它紫苏苗对其进行摘除顶端2‑3片叶,将采摘的紫苏叶一起进行后期加工处理;(11)紫苏生殖期和白芨鳞茎膨大期的管理:进入8‑9月份时,紫苏开花和白芨鳞茎膨大期基本同步进行,不再进行采摘紫苏叶,并追喷施一次1 %磷酸二氢钾和1 %尿素200 kg,同时保证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将水灌入围沟内,透水1晚,1晚是指从晚6点至翌日8点,后将水排放,水深以低于厢面5 cm 为宜;(12)次年白芨和紫苏生长期的管理:3月下旬~4月上旬,白芨和紫苏重新出苗,苗齐后,每施入1:3人畜粪水1000 kg,每次间隔30天左右,除去杂草;(13)白芨收获:经过5年左右栽培的白芨可以进行收挖,10月倒苗后,在地上茎枯萎时挖掘,切下有芽苞的块根作种用,其余部分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烘干入药;(14)紫苏的收获:按照紫苏收获的季节及时收获、销售;(15)白芨的再次种植方法:按步聚(2)进行整地,施入经堆制过的饼肥,所加饼肥为菜枯:茶油枯3:1或2:1,再拌入经堆制或烧过的土杂肥,每亩施入1000 ~ 2000 kg其中含腐熟过的饼肥150 ~ 200 kg,缓慢浇透水,行间和株间开5 cm深的平沟,选健壮无病虫害的带芽苞块根,每亩用种3000‑5000 个带芽块根左右;(16)按步聚(7)、(8)、(9)、(11)、(12)对白芨进行管理,按(13)进行收获白芨。
地址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路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食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