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彩色马铃薯的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马铃薯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选地整地、施足基肥、挑选薯种、催芽处理、芽苗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具有高产、稳产、外观漂亮和品质高的优点,而且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种植并能保持高产、稳产。
申请公布号 CN103329708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10.02
申请号 CN201310261231.3 申请日期 2013.06.27
申请人 江苏岩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进;朱亮;曹世波;经涛;胡文学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A01C1/00(2006.01)I;A01C1/08(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云
主权项 一种彩色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土地,在立冬前,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耕作,耕作深度为30‑35厘米;在播种前进行耕耙,粉碎土块,平整田面;b、施足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施于距离畦面8‑15厘米的土层中;c、挑选薯种,选用15‑30g的种薯做种,或者选择50‑100g的健康种薯采用螺旋式斜切或纵切的方式切成20‑30g的种薯小块,每个种薯小块上保留2‑3个芽眼;d、催芽处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层叠放置,叠放3‑4层,并保持在18℃‑22℃的温度下,种薯经8‑12天即可萌芽,待芽长到2.5‑3.5厘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至芽绿化变粗;催芽时,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1.8‑2.2%的硫脲浸种15‑20分钟;e、芽苗处理,采用下列配方进行防虫防病处理: 将55%的异菌脲悬浮剂50毫升与50%吡虫啉的悬浮种衣剂20毫升混合,加水至1000毫升,摇匀后喷到100千克种薯切块上,晾干后播种;或者用60%的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100克,65%的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毫升对水1000毫升,均匀喷洒到100千克种薯上,晾干后播种;f、适时播种,当温度达到15‑20℃时种植种薯,采用一垄双行种植,垄距85‑90厘米,种双行,小行距15‑25厘米,株距25‑28厘米,每亩种植5500‑6000株,开沟深8‑10厘米,宽20‑25厘米,溜水后,斜调角摆种,芽向上,用少量细土盖住芽,然后起穴施肥,每亩用腐熟栏肥500~750公斤,覆土起垄,要求种块到垄顶10‑12厘米,把垄面耧平,喷施芽前除草剂,喷洒要均匀周到,然后用地膜覆盖,所铺塑料薄膜应选用90‑100厘米宽,厚度为0.005‑0.008毫米的超薄膜,每亩用膜4‑5千克,铺膜时膜要拉紧,贴紧地面,薄膜边缘要埋入土里8‑10厘米,并用土埋住;g、田间管理,测量土壤的营养状况,补充氮磷钾重量比为15:10:20或15:12:18的三元复合肥150‑200千克、硫酸锌1.2‑1.5千克、硼酸0.8‑1.2千克; 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结,应进行松土,齐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结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现蕾时,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浅,并结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增厚结薯层,避免薯块外露,降低品质;  在块根膨大期,表土层会出现裂缝;此时,每亩用清水粪肥 100‑200 千克,兑磷酸二氢钾 500克,硼酸0.2千克,过磷酸钙 2千克,以及草木灰10千克,混合均匀,沿裂缝灌施,灌后用土填塞裂缝或结合培土;    h、病虫害防治,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各施药1次,每次每亩施100‑150g的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从块茎膨大期开始,连续3次施用银法利,每次每亩75‑100毫升,相邻两次施药的间隔为10天;  i、收获,当茎叶枯黄时,即可收获。
地址 212443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后白镇东风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