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在线重金属分析仪的电极自动更换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重金属分析仪的电极自动更换装置,特征是采用电控精密平移台与电控精密旋转台为电极选择圆盘的升降以及旋转的提供动力,触杆、触杆固定台、电极选择圆盘、与电极等量的数个电极触头组合成电极信号引出装置,当电控精密旋转台带动电极选择圆盘旋转时,电极触头逐一与触杆接合,从而引出与电极触头相对应连接的电极的信号。将本发明电极自动更换装置应用在线重金属分析仪中,可以快速更换工作电极,提升仪器单次使用时长,实现较长时间无人值守。
申请公布号 CN10324570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8.14
申请号 CN201310159038.9 申请日期 2013.05.0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余道洋;刘平;李柱;戚功美;李民强;刘锦淮
分类号 G01N27/26(2006.01)I 主分类号 G01N27/26(2006.01)I
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汪祥虬
主权项 一种在线重金属分析仪的电极自动更换装置,包括:利用一电控精密平移台(1),将其平移滑块(2)的自由移动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将一具有垂直固定面(A)和水平固定面(B)的旋转台固定架(3)的垂直固定面(A)固定于电控精密平移台(1)的平移滑块(2)上;再将一电控精密旋转台(4)固定于旋转台固定架(3)的水平固定面(B)上,保持电控精密旋转台(4)的旋转圆盘(5)表面朝下;其特征在于:将电极选择圆盘(6)同旋转轴心固定于旋转圆盘(5)的表面,将触杆固定台(7)保持竖直地固定于电控精密旋转台(4)的侧面上;在电极选择圆盘(6)盘体上距离侧沿1‑2厘米处的圆周上等间隔设有4‑8个电极固定孔(8),所述电极固定孔(8)的内表面设有与电极(9)的固定端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将电极(9)的固定端旋进电极固定孔(8)内使电极(9)固定在电极选择圆盘(6)上;开在触杆固定台(7)上的触杆固定孔(10)其水平中轴线的高度比电极选择圆盘(6)的下表面高出电极选择圆盘(6)厚度的1/2;电极触头(11)的凹弧形固定面(C)与电极选择圆盘(6)的侧沿圆周曲率相互匹配,将个数与电极固定孔(8)相等的电极触头(11)的固定面(C)等间隔固定于电极选择圆盘(6)的侧沿上,并使每个电极触头(11)的对称中心线是其相邻的电极固定孔(8)中心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电极触头(11)的电接触面(D)为两段凸形弧中夹一段凹形弧的对称结构,所述凹形弧与凸形弧曲率半径相同,该曲率半径取为5~10mm;触杆(12)的触头凸弧形电接触面(E)和电极触头(11)凹弧形电接触面(D)的曲率半径相互匹配;触杆(12)的固定端(F)为一杆径较触杆固定孔径小0.1‑0.2毫米的圆杆,圆杆上刻有与螺帽(13)相互匹配的螺纹;将一螺径稍大于触杆固定孔径而小于触杆(12)的触头的弹簧(14)套在触杆(12)的圆杆上之后,将触杆(12)的圆杆穿过触杆固定孔(10)用螺帽(13)从触杆固定孔(10)的另一侧固定圆杆,将弹簧(14)卡在触杆(12)的触头与触杆固定孔(10)之间,使螺帽(13)在圆杆上的给进深度以触杆(12)不妨碍电极选择圆盘(6)的自由旋转、又利用弹簧(14)的弹性使触杆(12)的凸弧形电接触面(E)能与电极触头(11)的电接触面(D)的凹形弧形成无缝拼接为准。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湖路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