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用于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细胞类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四种具有广泛异体移植应用前景并能有效被诱导成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细胞类型,其中三种细胞类型为均为胎盘组织来源的细胞,分别是羊膜间充质细胞、绒毛膜间充质细胞和脐带间充质细胞;另外一种是羊水细胞。此外,还公开了高效诱导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细胞类型的诱导重编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包含多能性干细胞因子的cDNA分别导入上述四种原代培养的细胞;在适宜培养基上分别进行被cDNA导入的四种原代细胞的培养,在获得初步的iPS后在适宜的培养基上优化iPS的质量,还可初步鉴定多能性干细胞克隆。本发明中,三种胎盘来源的间充质细胞及羊水细胞均可诱导形成iPS,其中绒毛膜间充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比,诱导重编程的效率提高超过100倍,效率约为2.3%左右,略高于角质细胞;为建立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控制定向分化提供了更加有效且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手段。
申请公布号 CN10198405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7.17
申请号 CN200910042329.3 申请日期 2009.09.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发明人 裴端卿;米盖尔·埃斯特班;蔡景蕾;秦大江;李雯
分类号 C12N5/08(2006.01)I;C12N15/86(2006.01)I;C12N15/867(2006.01)I;C12N5/10(2006.01)I 主分类号 C12N5/08(2006.01)I
代理机构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代理人 张明
主权项 一种诱导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诱导重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包含多能性干细胞因子的cDNA导入绒毛膜间充质细胞,所述多能性干细胞因子为Sox2、Oct4、Klf4和C‑myc;(b)在适宜步骤(a)中得到的绒毛膜间充质细胞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所述培养基为DFBS+A或DFBS+A+VPA,所述A为维生素B1、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所述VPA为丙戊酸。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A区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