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芦笋珠茶的加工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珠茶的加工工艺,是选用细嫩芦笋为原料,经挑选、切段、清洗,杀青,揉捻,炒二青,炒小锅,炒对锅,炒大锅的工序加工成成品。本发明生产的芦笋茶营养丰富,具有药理功效和保健功效,在保留了原芦笋丰富的芦笋腋芽苞等天然物质的基础上,矿物质、芦丁、芦笋皂甙保留鲜叶的9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且芦笋茶中保留的芦笋天然物质成分,具有消除疲劳、抗衰老、减肥、利尿、通便秘、清火解热、预防和治疗各种癌症的特殊功效。可长期存放、不变质、不走味、随泡随喝便于人体充分吸收,实为居家旅行、老少皆宜的高品位之保健时尚佳品。
申请公布号 CN10234958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7.17
申请号 CN201110307795.7 申请日期 2011.09.30
申请人 樊青林 发明人 樊青林;王娟子;亢秀芳;吴白莹
分类号 A23F3/34(2006.01)I 主分类号 A23F3/34(2006.01)I
代理机构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代理人 王金锁
主权项 一种芦笋珠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芦笋茎株顶端1.0~1.5cm的新鲜细嫩芦笋为原料,经挑选去除杂质,切段、清洗后,备用;(2)杀青,将杀青机的锅温加热至360℃,把备好的新鲜芦笋投入锅中,每锅投放量为7kg,先闷炒2~3min,再揭盖炒至杀青料含水量达60~70%,备用;(3)揉捻,把杀青料投入揉捻机,加压,先无压5min,再轻压或中压8~13min,再无压2~3min,至细胞破碎率达45~60%;(4)炒二青,把揉捻料投入筒式炒干机,每筒投入量为35kg,将滚筒壁温控制在180~200℃,滚炒35~45min;(5)炒小锅,将炒二青后的原料投放到小锅中,每锅投料量为12~15kg,锅温先高后低控制在120~100℃,炒制时间为60~90min,至原料初步成圆形或形成弯曲,含水量达25~35%;(6)炒对锅,将两小锅的原料合并为一大锅,锅温控制在55~65℃,炒制时间为90~120min,至原料的成圆率达80%以上,含水率达15~17%;(7)炒大锅,将两对锅的原料合并为一大锅,锅温先低后高控制在60~80℃,炒制时间控制在150~180min,至颗粒外表色泽起霜,含水率至4~6%,即制成芦笋珠茶。
地址 043015 山西省侯马市新田路3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