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膜下滴灌甘草的栽培方法
摘要 一种膜下滴灌甘草的栽培方法,它涉及甘草的种植技术,它的栽培步骤为:土壤选择、种子选择与处理、播前施基肥、整地、播前土壤除草、播期确定、播种、出苗期管理、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采收、采种与茎秆刈割。它适合大范围、规范化的种植,种子发芽率高,管理方便,节水增产。
申请公布号 CN10320216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7.17
申请号 CN201310132589.6 申请日期 2013.04.08
申请人 塔里木大学 发明人 王冀川;熊仁次;陈建华;高山;刘丽霞;徐崇志
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膜下滴灌甘草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栽培步骤为:(1)、土壤选择:选择排灌通畅、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土壤pH7~8、土质偏砂、宿根性杂草少的退耕还牧地块或弃耕地,土壤有机质1%以上;(2)、种子选择与处理:选用甘肃乌拉尔甘草品种,通过90%的工业浓硫酸处理;(3)、播前施基肥、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播前每亩施油渣100~120kg+尿素5~15kg+三料磷15~2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2kg,并深耕细耙,平整土地;播前用施田补120~150ml/亩均匀喷洒后混耙;(4)、播种:播期为4月25~5月20日,采用覆膜滴灌保墒高密半精量播种种植模式,按一膜4行2管配置,膜宽1.25m,行距为20+60+20+60cm,株距9~10cm;使用半精量悬挂式穴播机进行膜上点播,每条膜下铺设2根滴灌带,播深沙质土3cm,壤土2~3cm,粘土1.5~2cm,膜上覆土0.5cm;播量0.8~1kg/亩,每穴下籽2~3粒,保证每亩1.8~2万穴;播后滴灌出苗水,每亩滴量70m3,分两次滴灌;(5)、出苗期管理:当田间幼苗出土50%,子叶转绿时,对错位膜下苗、雨后土壤板结苗应及时放苗;对于出苗不好的地段应及时催芽补种;(6)、苗期管理: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留苗1~2株,保苗密度1.8~2万株/亩,对地力较差的弱苗田块,间苗后每亩随水滴施尿素2kg、磷酸二氢钾1kg,对于草情较大、土壤板结的地块,在播后1个月左右、幼苗6~8片真叶、苗高10~14cm时于膜间宽行进行中耕1~2次;(7)、肥水管理:根据以上甘草肥水特性,执行配方施肥,结合滴灌技术,采取肥水一体化措施,进行田间肥水管理;(8)、病虫害发生与防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做好虫情调查,坚持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防小、防少、防了”;加强中耕措施,以增温散墒,并喷施叶面肥,增强幼苗抵抗力,幼苗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拖布津可湿粉剂1000倍液喷施;(9)、采收:在第二年10月中下旬,地上茎叶黄萎时采挖,机械采挖深度应定位在35~45cm左右,使用甘草专用犁,沿行两侧进行深挖,人工拣取根条;(10)、采种与茎秆刈割:留取3~4年生的甘草种株,于9月中旬选择长势强、种性特征明显的健壮植株采种,人工割下果序,晾干、碾压脱粒,通过风选/水浸法除去虫蛀粒、瘪粒和残粒,过筛、分选、晾晒、入库,直播甘草当年苗高达30cm以上,可在霜冻前刈割一次,留茬不低于5cm,生长2年后的甘草,可在现蕾~开花期刈割第一茬,在霜冻前刈割第二茬,年产鲜草0.52~0.78t/亩,风干后做牛羊饲料。
地址 8433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