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电子齿轮的双轴同步控制系统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齿轮的双轴同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机械支撑单元、走行单元、伺服驱动单元、控制器。其中,机械支撑单元包括框架和龙门架;走行单元包括直线齿条、承重轮、导向轮;伺服驱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减速器、驱动齿轮。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两个电机严格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大跨距龙门架的平稳直线运动。
申请公布号 CN203025529U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6.26
申请号 CN201220621161.9 申请日期 2012.11.22
申请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发明人 朱文亮;花磊;洪草根;桑楠;窦新民
分类号 G05B19/414(2006.01)I 主分类号 G05B19/414(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代理人 唐代盛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子齿轮的双轴同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支撑单元、走行单元、伺服驱动单元、总控制器,其中机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二、三、四框架(KJ101、KJ102、KJ103、KJ104)和第一、二龙门架(LM01、LM02),第一、三、二、四框架(KJ101、KJ103、KJ102、KJ104)首尾相连构成四面框架,第一、二框架(KJ101、KJ102)平行,第三、四框架(KJ103、KJ104)平行,第一、二龙门架(LM01、LM02)分别设置在第一、二框架(KJ101、KJ102)上;走行单元包括第一直线齿条(CT101)、第二直线齿条(CT102)、第一承重轮(CZ101)、第二承重轮(CZ102)、第三承重轮(CZ103)、第四承重轮(CZ104)、第五承重轮(CZ201)、第六承重轮(CZ202)、第七承重轮(CZ203)、第八承重轮(CZ204)、第一导向轮(DX101)、第二导向轮(DX102)、第三导向轮(DX103)、第四导向轮(DX104)、第五导向轮(DX201)、第六导向轮(DX202)、第七导向轮(DX203)、第八导向轮(DX204),第一直线齿条(CT101)设置在第一框架(KJ101上),第二直线齿条(CT102)设置在第二框架(KJ102)上,第一框架(KJ101)上设有平直导轨,分别供第一承重轮(CZ101)、第二承重轮(CZ102)、第五承重轮(CZ201)、第六承重轮(CZ202)在其上面走行,第二框架(KJ102)上设有平直导轨,分别供第三承重轮(CZ103)、第四承重轮(CZ104)、第七承重轮(CZ203)、第八承重轮(CZ204)在其上面走行;同时,所述的第一框架(KJ101)上的平直导轨使第一导向轮(DX101)、第二导向轮(DX102)、第五导向轮(DX201)、第六导向轮(DX202)在其侧面走行;第二框架(KJ102)上的平直导轨使第三导向轮(DX103)、第四导向轮(DX104)、第七导向轮(DX203)、第八导向轮(DX204)在其侧面走行;伺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伺服电机(SM101)、第二伺服电机(SM102)、第三伺服电机(SM103)、第四伺服电机(SM104)、第一减速器(JS101)、第二减速器(JS102)、第三减速器(JS103)、第四减速器(JS104)、第一驱动齿轮(QD101)、第二驱动齿轮(QD102)、第三驱动齿轮(QD201)、第四驱动齿轮(QD202),总控制器及各个电机的伺服驱动器统一安装在电控柜内,通过屏蔽电缆与各自电机相连;第一伺服电机(SM101)上安装有第一减速器(JS101),该第一减速器(JS101)的输出轴分别安装第一驱动齿轮(QD101),该第一驱动齿轮(QD101)与第一直线齿条(CT101)啮合,第二伺服电机(SM102)上安装有第二减速器(JS102),该第二减速器(JS102)的输出轴安装第二驱动齿轮(QD102),该第二驱动齿轮(QD201)与第二直线齿条(CT102)啮合,第一减速器(JS101)、第一驱动齿轮(QD101)与第二减速器(JS102)、第二驱动齿轮(QD102)都安装在第一龙门架(LM01)两侧上,从而构成第一龙门架(LM01)的驱动部分,通过第一、二伺服电机(SM101、SM102)轴的同步转动实现第一龙门架(LM01)的水平移动;第三伺服电机(SM103)上安装有第三减速器(JS103),该第三减速器(JS103)的输出轴安装第三驱动齿轮(QD201),该第三驱动齿轮(QD201)分别与第一直线齿条(CT101)啮合,第四伺服电机(SM104)上安装有第四减速器(JS104),该第四减速器(JS104)的输出轴安装第四驱动齿轮(QD202),该第四驱动齿轮(QD202)与第二直线齿条(CT102)啮合,第三减速器(JS103)、第三驱动齿轮(QD201)与第四减速器(JS104)、第四驱动齿轮(QD202)都安装在第二龙门架(LM02)两侧上,从而构成第二龙门架(LM02)的驱动部分,通过第三、四伺服电机(SM103、SM104)轴的同步转动实现第二龙门架(LM02)的水平移动。
地址 222006 江苏省连云港市102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