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多功能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动车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车,包括车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架、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车身附件、车载器材及前、后车轮,车架是整个多功能车的装配基础,由前车架和后车架构成,其中前车架采用无缝钢管、型材弯折加工及焊接而成,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架及设于该底架之上的支承架,后车架用于各车载器材的支承及安装,包括沿前车架之两侧支承架后端向后水平延伸设置有一边开口、可构成放置车载器材的置物架的凹型框架;该凹型框架由至少两斜支杆支承,其下方还设有放置车载器材的后下固定架。本实用新型具有现代消防救援车的所有技术特点,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布局尤为合理,具有应急机动和救援等多项综合功能。
申请公布号 CN202986930U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6.12
申请号 CN201220566731.9 申请日期 2012.10.31
申请人 陈建生 发明人 陈建生
分类号 B60P3/00(2006.01)I;B62D21/00(2006.01)I;B60R11/06(2006.01)I;B60K17/28(2006.01)I;B60G3/00(2006.01)I;B60G15/02(2006.01)I;B62D7/00(2006.01)I;B60T11/16(2006.01)I 主分类号 B60P3/00(2006.01)I
代理机构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代理人 廉红果
主权项 一种多功能车,包括车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架、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车身附件、车载器材及前、后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是整个多功能车的装配基础,由前车架和后车架构成,其中所述前车架采用无缝钢管、型材弯折加工及焊接而成,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架及设置于该底架之上的支承架,所述底架座落在车轮上,其包括由沿前进方向设置的两底纵梁及分别与所述两底纵梁两端连接的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两底纵梁及第一底横梁和第二底横梁围合成整个底架的外围结构,该外围结构之空间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底横梁平行的至少另一底横梁;所述支承架包括两竖向设置的侧支承架和两横向设置、位于两侧支承架顶端且两端分别与两侧支承架连接的第一支承架横杆、第二支承架横杆;所述第一支承架横杆、第二支承架横杆和两侧支承架的顶部构成整个车架的顶支承;于所述两侧支承架上,还向前延伸设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一端与两侧支承架连接的前上支架和一端与所述底架连接的前下支架;所述前下支架包括多根采用无缝钢管折弯呈水平及纵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后部开口端与所述底架连接,上端开口端与所述前上支架连接,且通过多根纵向设置的长竖杆与前上支架连接,同时在所述长竖杆和连接杆之间,斜向设有多个斜加强杆;所述后车架用于各车载器材的支承及安装,包括沿所述前车架之两侧支承架后端向后水平延伸设置有一边开口的凹型框架;于所述凹型框架围合的空间区域内,沿车体运行方向平行设有两后支杆,且于两后支杆及凹型框架之沿车体运行方向上,分设有至少两根用于支承所述凹型框架的斜支杆;于所述凹型框架之沿车体运行方向上的两纵向杆件上,还设有两长短不同的U形侧支架,所述两U形侧支架开口端之长端与所述前车架上两侧支承架连接,短端连接所述斜支杆,且所述凹型框架置于两所述U形侧支架的中间位置,使两所述U形侧支架的上面部分和凹型框架围合成位于后车架上部、可放置车载器材的置物架;于所述凹型框架底部,还向下垂直设有由无缝钢管折弯呈L形的两后下支承杆,两后支杆中部位置向下设有两下竖杆,两后下支承杆另一端与两下竖杆连接;于所述两后下支承杆之间,还水平连接有一后下固定架。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1006号诺德中心17楼E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