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计算印刷机串墨辊串动影响因子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印刷机加墨量自动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印刷机串墨辊串动影响因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串墨辊串动性能仿真分析提取样本数据;根据样本数据设计模糊控制器,并采用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采用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计算任意条件下的串动影响因子。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墨区间距、串动量以及串动速度输入到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得到中间墨区加墨时对自身墨区和邻近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端部墨区加墨时的串动影响因子可由中间墨区加墨时的情况推导得到。本发明将串动影响定量化,可用于墨键开度控制,提高油墨设置的精确度,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色彩质量。
申请公布号 CN10312912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6.05
申请号 CN201310073147.9 申请日期 2013.03.07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初红艳;杨俊敬
分类号 B41F31/10(2006.01)I 主分类号 B41F31/10(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张慧
主权项 1.一种计算印刷机串墨辊串动影响因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串墨辊串动性能仿真分析提取样本数据;步骤二,根据样本数据设计模糊控制器,并采用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方法如下:(1)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以墨区间距(d)、串动量(l)和串动速度(v)为输入量,串动影响因子(w)为输出量;(2)确定模糊论域、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设一个墨区加墨最多影响到距离其m个墨区的开度设置,则墨区间距d的实际论域为[0,m];设串动量最大为p个墨区,则l的实际论域为[0,p];设串墨辊来回串动1次,印版滚筒最多转过q转,则v的实际论域为[0,q];串动影响因子w为小于1的正数,设其最大值为s,则其实际论域为[0,s];将d、l和v的实际论域转换到模糊论域[0,1],则量化因子<img file="FDA00002894111800011.GIF" wi="172" he="103" /><img file="FDA00002894111800012.GIF" wi="150" he="116" /><img file="FDA00002894111800013.GIF" wi="149" he="116" />w的模糊论域和实际论域相同,则比例因子k<sub>w</sub>=1;(3)采用遗传算法同时优化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4)采用重心法去模糊化;步骤三,采用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计算任意条件下的串动影响因子,方法如下:(1)分别计算端部和中间加墨墨区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w<sub>0</sub>:如果加墨墨区号不是1也不是n,那么该加墨墨区是中间墨区,则将墨区间距d=0和该条件下的串动量和串动速度作为输入量,输入到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可得该加墨墨区对自身的串动影响因子w<sub>0</sub>;如果墨区号是1或者是n,那么该加墨墨区是端部墨区,则先通过模糊控制器计算出中间任意一个墨区加墨时,其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和对d=1的两个对称墨区中一个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二者的和即为对自身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2)将对应的墨区间距(d=1,2,……)、串动量和串动速度输入到优化后得到的模糊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量即为该加墨墨区对邻近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w<sub>1</sub>,w<sub>2</sub>,......,w<sub>t</sub>;(3)将控制器的输出量(串动影响因子)进行累加得w<sub>sum</sub>,当累加和w<sub>sum</sub>大于0.95且小于1.05时,停止计算;(4)计算该加墨墨区对自身和其中一侧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对自身的串动影响因子为(1)中得到的w<sub>0</sub>;对其中一侧墨区的串动影响因子为(2)中得到的w<sub>t</sub>的一半。
地址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