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活性炭工艺出水中炭附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工艺出水中炭附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提供一种微米级炭粒载体的基础上,利用炭粒结构的吸附特性进行微生物的人工接种和固定,得到所需要的炭附细菌样品的培养方法。通过实施有效的接种固定和培养方法,实现了炭附细菌的人工实验室培养;解决了由于活性炭工艺出水中炭附细菌的数量少而不能满足大规模开展实验研究的瓶颈问题。该方法培养的炭附细菌与实际的炭附细菌差异性小,能够满足实验研究的要求。由于人工方法实现了大批次培养的条件,为炭附细菌问题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申请公布号 CN101717768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5.08
申请号 CN200910264438.X 申请日期 2009.12.22
申请人 河海大学 发明人 林涛;陈卫;王磊磊;赵金辉;谢成塔
分类号 C12N11/14(2006.01)I;C12R1/19(2006.01)N;C12R1/22(2006.01)N;C12R1/38(2006.01)N;C12R1/385(2006.01)N;C12R1/05(2006.01)N;C12R1/01(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1/14(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主权项 一种活性炭工艺出水中炭附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活性炭脱水、灭菌;(b)将活性炭搅拌破碎至活性炭粒径为5‑50μm;(c)将活性炭粒加入无菌去离子水中,每升无菌去离子水含有2.5‑5mg活性炭粒;(d)将菌种接种至装有活性炭粒的无菌去离子水中,活性炭粒上的菌液浓度控制为500‑3000cell/粒范围内,200rpm振荡1‑2min,所述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e)将0.1g/mL蛋白胨溶液、0.01g/mLNaCl溶液与无菌去离子水按照(0.5‑0.6)∶(0.1‑0.2)∶40的体积比,混合均匀;(f)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整最终pH在7.0‑8.0之间;(g)加热至36‑38℃,并在恒温下120rpm转速下振荡2‑3h,完成培养。
地址 210098 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