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适应煤质多变的海水脱硫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煤质多变的海水脱硫系统,包括吸收系统和水质恢复系统;通过在吸收塔最上层设置环形喷淋层并且喷射高浓度的锅炉排污水(汽包炉)或是掺碱的海水(直流炉),可以显著提高上层的传质动力以及壁面附近的脱硫效率,从而提高总体的脱硫效率;通过在喷淋层下面设置液体再分布器,可以重新分布壁面附近的喷淋液,使得壁面附近的喷淋液重新分散成为小液滴,比表面积增大,吸收能力增强,再次吸收壁面附近的SO2,进一步增强壁面附近的脱硫能力。本发明在煤质变化时,通过第二SO2测点关联控制喷淋层内的喷淋海水的量(汽包炉)或者碱液浓度(直流炉),控制出口二氧化硫的浓度,从而适应于煤质多变的情况。
申请公布号 CN10307136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5.01
申请号 CN201310023177.9 申请日期 2013.01.22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张家港市江南锅炉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树众;钱黎黎;肖旻砚;张建东;范文斌;梁琛
分类号 B01D53/18(2006.01)I 主分类号 B01D53/18(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蔡和平
主权项 一种适应煤质多变的海水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系统和水质恢复系统;所述吸收系统包括烟气系统和海水系统;所述烟气系统包括FGD入口挡板(1)、增压风机(2)、吸收塔(4)、FGD出口挡板(5)和湿烟囱(7);FGD入口挡板(1)的出口端与增压风机(2)的入口端相连,增压风机(2)出口端连接吸收塔(4)的入口端,吸收塔(4)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预曝气池(31)、液体再分布器(70)、喷淋层(32)、环形喷淋层(33)和除雾器(34),吸收塔(4)顶部的出口端连接FGD出口挡板(5)的入口端,FGD出口挡板(5)的出口端连接湿烟囱(7);所述海水系统包括配水井(13)、泵吸池(14)、第一海水增压泵(151)和第二海水增压泵(152);配水井(13)的出口端连接泵吸池(14)的入口端,泵吸收(14)的出口端连接第一海水增压泵(151)和第二海水增压泵(152)的入口端;第一海水增压泵(151)的出口端连接吸收塔(4)的预曝气池(31);第二海水增压泵(152)的出口端连接吸收塔(4)的喷淋层(32)喷淋入口端;所述水质恢复系统包括氧化风机(16)、混合池(17)、曝气池(18)、排水池(19)和曝气风机(20);预曝气池(31)的入口端连接氧化风机(16)的出口端,同时连接第一海水增压泵(151)的出口端,预曝气池(31)的出口端连接混合池(17)的入口端,混合池(17)的入口端同时连接泵吸池(14)的出口端,混合池(17)的出口端连接曝气池(18)的入口端,曝气池(18)的入口端同时连接曝气风机(20)的出口端,曝气池(18)的出口端连接排水池(19);环形喷淋层(33)中的喷淋液为锅炉排污水或是掺碱海水;环形喷淋层(3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喷口向吸收塔(4)壁面方向喷射,喷射后的壁流进入液体再分布器(70)进行再分布。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