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黏附结肠定位微片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黏附结肠定位微片,可有效解决因首过效应使药物代谢失活,病人顺应性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微片是由以下重量计的:苦参14-17g、乌梅9-11g、椿皮11-13g、吴茱萸2.35-2.75g、卡波姆934P3-4g、羟丙基纤维素9-11g、β-环糊精0.7-0.84g,聚丙烯酸树脂S1001.44-1.64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35-0.4g和硬脂酸镁0.11-0.13g制成,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时短,质量标准,容易控制,使用效果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上的创新。
申请公布号 CN10307095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5.01
申请号 CN201310065705.7 申请日期 2013.03.02
申请人 河南中医学院 发明人 段晓颖;平佳宜;王卫红;王小晓;李学林;张辉;陈天朝
分类号 A61K36/754(2006.01)I;A61K9/32(2006.01)I;A61K47/40(2006.01)I;A61P1/04(2006.01)I 主分类号 A61K36/754(2006.01)I
代理机构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王逢伍
主权项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黏附结肠定位微片,其特征在于,该微片是由以下重量计的:苦参14‑17g、乌梅9‑11g、椿皮11‑13g、吴茱萸2.35‑2.75g、卡波姆934P 3‑4g、羟丙基纤维素9‑11g、β‑环糊精0.7‑0.84g,聚丙烯酸树脂S100 1.44‑1.64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35‑0.4g和硬脂酸镁0.11‑0.13g制成,其中,将苦参、吴茱萸混合在一起,加苦参、吴茱萸8倍量的质量浓度为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滤过,合并滤液,得醇提液,备用;乌梅、椿皮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乌梅、椿皮6倍重量的水,煎煮1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再加入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24h,离心,滤过,得滤液,滤液与上述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加入β‑环糊精,喷雾干燥,得药粉,药粉与卡波姆、羟丙基纤维素混合,用质量浓度为95%的乙醇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60℃鼓风干燥,加入硬脂酸镁,压制成直径为2‑3mm的素片,以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丙烯酸树脂S100的乙醇溶液作为包衣材料,进行滚转包衣,即得。
地址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