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黑茶动态发酵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动态组合发酵工艺,其特征是: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重揉捻,实现初步动态发酵;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渥堆,再将第一次渥堆发酵后的茶叶取出送至烘干机进行初烘,初烘后的茶叶含水量降至55%,再进行第二次渥堆发酵。本发明的积极意义在于:由于本工艺利用了科学的组合处理方式,尤其是采用了在大量实验过程后得到的最佳处理参数,改变西南地区黑茶“色深暗、汤浑浊、香不高、味酸霉”的落后面貌,可大幅提高黑茶,特别是夏、秋黑茶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申请公布号 CN10305372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4.24
申请号 CN201310053371.1 申请日期 2013.02.19
申请人 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泽文;杨朝林;朱海燕;蔡红兵;熊江;杨启超;李力
分类号 A23F3/08(2006.01)I 主分类号 A23F3/08(2006.01)I
代理机构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徐丰;杨保刚
主权项 黑茶动态组合发酵工艺,其特征是:a、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重揉捻,实现初步动态发酵:将杀青叶趁热在揉捻机内进行揉捻及发酵过程,揉捻机转速40‑45转∕分钟,揉捻时间110‑120分钟,揉捻过程中,茶叶组织和细胞破碎,膜透性增加,其中的化学成分和酶得充分混合,各种化学反应得以实现;揉捻过程除了实现做形以外,较长的揉捻时间同时也是第一次发酵过程;b、第一次渥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第一次渥堆,发酵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9‑32℃,湿度88%‑90%;在发酵室地面铺上湿棉布,将揉捻后的含水量为62%的茶叶,置于湿棉布之上,堆成高65‑70cm的长方体,堆好后放入温度计,再将湿棉布覆盖在茶堆上;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温度及发酵程度,根据茶堆温度和发酵程度适时通风加氧,温度达到45℃时,通风加氧12分钟;总渥堆时间16‑18小时,此时茶叶具有轻微酒糟味,色泽由暗绿转变为淡黄色;这一过程中,酯型儿茶素在湿热作用下水解形成简单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而简单儿茶素主要是通过酶促氧化和自动氧化而形成以TF、TR、TB为主的氧化产物;酵母菌等微生物分解茶叶中的咖啡碱等,促使黑茶形成汤色橙红,滋味醇和的风味;c、第二次渥堆:将第一次渥堆发酵后的茶叶取出送至烘干机进行初烘,初烘后的茶叶含水量降至55%,再进行第二次渥堆发酵,发酵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9‑32℃,湿度88%‑90%;操作方式同第一次渥堆相同;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温度及发酵程度,根据茶堆温度和发酵程度适时翻堆,温度达到48℃时进行通风加氧8分钟;渥堆时间:10‑12小时,发酵程度:茶叶叶呈现明显的酒糟气味,色泽由淡黄色变为暗黄带褐;这一过程中,酵母菌、黑曲霉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湿热、微生物及其胞外酶三者的相互作用下进一步塑造黑茶滋味醇而不涩,叶底黄褐不青的品质风味。
地址 644007 四川省宜宾市旧州开发区红丰东路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