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
摘要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全部附着变态成的脉红螺稚螺按10-15万个/m2的密度布池培育,然后选择成熟和即将成熟的牡蛎,将该牡蛎人工解剖、镜检辨别雌、雄,分别获得精子、卵子,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再将所得受精卵均匀地投入附着稚螺的培育池中,受精卵密度为5-6个/ml,定期充气和搅动,使受精卵均匀地沉于聚乙烯波纹板上,附着的稚螺摄食沉于附着板上的受精卵,10-12小时后再把附有稚螺的附着板及框进行颠倒1次,1-2天后移入新池再投入受精卵,长到3-4mm后,改投鲜活的小型低值贝类。本发明的培育方法能克服脉红螺室内人工育苗因饵料转化困难、投喂肉食性鱼糜污染水质引起的成活率低,出苗量低的问题。
申请公布号 CN102388825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4.10
申请号 CN201110258863.5 申请日期 2011.08.26
申请人 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人 于瑞海;李琪;王昌勃;刘剑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中稚螺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全部附着变态成的脉红螺稚螺按10‑15万个/m2的密度布池培育,然后选择成熟和即将成熟的牡蛎,将该牡蛎人工解剖、镜检辨别雌、雄,分别获得精子、卵子,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再将所得受精卵均匀的投入附着稚螺的培育池中,受精卵密度为5‑6个/ml,定期充气和搅动,使受精卵均匀地沉于聚乙烯波纹板上,附着的稚螺摄食沉于聚乙烯波纹板上的受精卵,10‑12小时后再把附有稚螺的聚乙烯波纹板及框进行颠倒1次,1‑2天后移入新池再投入受精卵,长到3‑4mm后,改投鲜活的小型低值贝类。
地址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