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方法
摘要 一种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是一种将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映射到多处理硬件平台上的建模方法,包括信号流图系统、硬件平台系统与映射系统三部分。首先,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建模,包括对模块系统与数据流系统分别建模,前者用于对流图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建模,后者用于流图中各模块间的数据通信关系进行建模。其次,对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包括对结点内系统和结点间系统分别建模,前者用于对单个结点的处理器系统与结点内处理器间的互联拓扑进行建模,后者用于对单节点整体属性和结点间的拓扑结构进行建模。最后,对映射系统建模,完成流图中模块与处理器核心的映射关系。
申请公布号 CN103019743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4.03
申请号 CN201210592981.4 申请日期 2012.12.31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汤俊;孙培林;李宁;汤小为;韦文;杜劲松;毕欣;余吉
分类号 G06F9/44(2006.01)I 主分类号 G06F9/44(2006.01)I
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薄观玖
主权项 一种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与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是一种将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映射到多处理硬件平台上的建模方法,依次按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建模,具体步骤为:步骤1.1: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模块系统的属性系统建模,将模块化后的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模块的“模块名称”、“输入端口数”、“输出端口数”、模块中心位置的“横向坐标”、 模块中心位置的“纵向坐标”、“模块全局ID号”依次赋值,步骤1.2: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模块系统的端口系统建模,将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端口的“端口名称”、“端口方向”、“数据类型”、“端口局部ID号”、端口系统唯一的“端口全局ID号”依次赋值,步骤1.3:对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得到的数据流系统建模,将信号处理流图中每个有向箭头连接的源模块与目的模块的“模块名称”、“模块全局ID号”依据步骤1.1的赋值进行赋值,将每个有向箭头连接的源端口与目的端口的“端口名称”、“端口全局ID号”依据步骤1.2的赋值进行赋值,将每个有向箭头的“箭头名称”、“段坐标1”、“段坐标3”、“箭头全局ID号”、 “数据类型”、“数据大小”依次赋值,步骤1.4:检查模块、端口、箭头的全局ID号是否有冲突,若:有冲突,则修正冲突的ID号,返回步骤1.4,若:无冲突,则执行步骤2,步骤2:多处理器硬件平台建模,具体步骤为:步骤2.1:对多处理器硬件平台的结点内系统的处理器系统建模,依据硬件平台手册或是实测数据,将每个处理器的“字节计算能力”、“单精度计算能力”、“双精度计算能力”、“整型计算能力”和“处理器ID号”依次赋值完成对处理器属性的建模,将每个处理器存储系统的“缓存存储容量”、“内存存储容量”、“外存存储容量”依次赋值完成对处理器核心非共享存储系统的建模,步骤2.2:对多处理器硬件平台的结点内系统的结点内拓扑进行建模,将连接每两个处理器核心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连接类型”、“带宽”、“源处理器ID号”、“目的处理器ID号”和“状态”依次赋值,步骤2.3:对多处理器硬件平台的结点间系统的结点整体属性进行建模,将每个结点的“结点ID号”、“处理器数量”和“共享存储大小”依次赋值,步骤2.4:判断多处理器硬件平台是否为多接点系统,若:是,则将连接每两个结点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连接类型”、“带宽”、“源结点ID号”、“目的结点ID号”和“状态”依次赋值,若:不是,则不对结点间拓扑进行建模。步骤2.5:检查结点ID号、结点内处理器ID号是否有冲突,若:有冲突,则修正冲突的ID号,返回步骤2.5,若:无冲突,则执行步骤3,步骤3: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流图到多处理器硬件平台进行映射,步骤3.1:将用户规划的每个模块与处理器核心的对应关系的“模块全局ID号”、“结点ID号”与“处理器ID号”依次赋值,步骤3.2:检查是否存在同一个模块被映射多次或有模块未被映射的现象,若:有,则返回步骤3.1,若:无,则建模结束。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00084-82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