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鱼肉鱼刺分离装置的挤压部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肉鱼刺分离装置的挤压部件,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挤压装置。其要点是:挤压装置包括定位螺栓、调节辊筒组件、驱动辊筒、中间辊筒组件和挤压带。上述挤压带为环状。调节辊筒组件包括前支架构件、后支架构件和设置在前支架构件和后支架构件之间的从动辊筒。前支架构件和后支架构件同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该轴线为调节辊筒组件的转动轴线。从动辊筒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相对于调节辊筒组件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当定位螺栓处于旋紧状态时,前支架构件仍至整个调节辊筒组件处于不能转动的固定状态。当定位螺栓处于松开状态时,则前支架构件和后支架构件能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从而调节从动辊筒相对于固定构件的位置。
申请公布号 CN10298682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3.27
申请号 CN201210298948.0 申请日期 2012.08.21
申请人 刘建明 发明人 刘建明
分类号 A22C25/16(2006.01)I 主分类号 A22C25/16(2006.01)I
代理机构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代理人 翁坚刚
主权项 一种鱼肉鱼刺分离装置的挤压部件,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挤压装置(5);机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1)、均沿左右向铅垂设置的前侧板(12)和中隔板(13);前侧板(12)坐落并固定在底板(11)的前端部位上;中隔板(13)坐落并固定在底板(11)的前后向的中部偏前部位上;其特征在于:机架还包括辊筒支撑板(16);辊筒支撑板(16)有2块;2块辊筒支撑板(16)按照所处的前后位置的不同分为辊筒前支撑板(16a)和辊筒后支撑板(16b);辊筒前支撑板(16a)固定连接在前侧板(12)的左侧面的中上部上,辊筒后支撑板(16b)固定连接在中隔板(13)的左侧面的中上部上,且辊筒前支撑板(16a)和辊筒后支撑板(16b)所处的上下位置相同;挤压装置(5)包括定位螺栓(51)、调节辊筒组件(52)、驱动辊筒(53)、中间辊筒组件(54)和挤压带(55);挤压带(55)为环状;调节辊筒组件(52)包括从动辊筒(52‑1)、前支架构件(52‑2)和后支架构件(52‑3);从动辊筒(52‑1)固定设置在前支架构件(52‑2)和后支架构件(52‑3)之间;前支架构件(52‑2)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辊筒前支撑板(16a)上,后支架构件(52‑3)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辊筒后支撑板(16b)上,且前支架构件(52‑2)的转动轴线与后支架构件(52‑3)的转动轴线相同,该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也是调节辊筒组件(52)的转动轴线;从动辊筒(52‑1)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相对于调节辊筒组件(52)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前支架构件(52‑2)设有以转动轴线为转动中心的弧形调节槽;定位螺栓(51)从前向后穿过该弧形调节槽且旋合在辊筒前支撑板(16a)上;当定位螺栓(51)处于旋紧状态时,前支架构件(52‑2)仍至整个调节辊筒组件(52)处于不能转动的固定状态;当定位螺栓(51)处于松开状态时,则前支架构件(52‑2)和后支架构件(52‑5)能相对于固定构件转动,从而调节从动辊筒(52‑1)相对于固定构件的位置;挤压带(51)围绕从动辊筒(52‑1)和驱动辊筒(53)设置;中间辊筒组件(54)包括导向辊筒(54‑1)、传输辊筒(54‑2)和压紧辊筒(54‑3);导向辊筒(54‑1)、传输辊筒(54‑2)和压紧辊筒(54‑3)的轴线均沿前后向设置,且均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前侧板(12)和中隔板(13)之间,并且左右方向上位于调节辊筒组件(52)与驱动辊筒(53)之间;压紧辊筒(54‑3)则由其辊筒体的上侧与挤压带(55)的内侧面的朝向下方的部位相接触;导向辊筒(54‑1)位于调节辊筒组件(52)与压紧辊筒(54‑3)之间,且由其辊筒体的右上侧与挤压带(55)的内侧面的朝向左下方的部位相接触;传输辊筒(54‑2)位于压紧辊筒(54‑3)的左侧,且由其辊筒体的左下侧与挤压带(55)内侧面的朝向右上方的部位相接触。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三勤高效农业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