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带制冷增压功能的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
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带制冷增压功能的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节能减排增力效果显著;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适宜现有已投入使用车辆改装,无需改变现有原车发动机配套进气系统部件规格、参数汽车厂家即可改进生产;适宜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使用;也适用于废气机械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装置由现有原车发动机进气配套的空气滤芯器总成(1.1)、气管(1.2);改进增加的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电子制冷件(2.2)、智能调节开关(2.3)、供气气体调压气囊连接口(2.4)、供气气体调压气囊(2.5)、防护网(2.6)、隔音层(2.7)两部分构成。
申请公布号 CN202811129U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3.20
申请号 CN201220306843.0 申请日期 2012.06.28
申请人 唐健 发明人 唐健
分类号 F02M35/10(2006.01)I;F02B29/04(2006.01)I;F02B37/00(2006.01)I 主分类号 F02M35/1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带制冷增压功能的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原车发动机进气配套部件(1)和增加部件(2)两部分组成:原车发动机进气配套部件(1)包括:空气滤芯器总成(1.1)和气管(1.2);增加部件(2)包括: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电子制冷件(2.2)、智能调节开关(2.3)、供气气体调压气囊连接口(2.4)、供气气体调压气囊(2.5)、防护网(2.6)、隔音层(2.7);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进、出气口带有防护网,风机除去两端进、出气口剩余部分的外表形状大小与气管(1.2)内口完全吻合;供气气体调压气囊(2.5)由弹性材料做成;电子制冷件(2.2)制冷端由覆盖进气管内壁的制冷片及宜于导热的金属网连接而成、采用自然降温或风冷降温或液体降温的多重散热结构,散热端覆盖在隔音层(2.7)外壁;安装连接方式顺序为:原车发动机进气配套部件:空气滤芯器总成(1.1)和气管(1.2)保持原来在发动机舱内的形状、位置、安装连接方式不变;对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气管(1.2)末端连接节气门进气口,而对于废气机械涡轮增压发动机:气管(1.2)末端连接增压机进气口;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紧扣在空气滤芯器总成(1.1)后气管(1.2)内,带有防护网的进、出气口朝向与气管(1.2)内空气流向一致;隔音层(2.7)包裹覆盖在空气滤芯器总成(1.1)和气管(1.2)外壁;电子制冷件(2.2)制冷端的制冷片覆盖在气管(1.2)内壁、制冷片之间又由宜于导热的金属网连接,电子制冷件(2.2)散热端包裹覆盖在气管(1.2)外的隔音层(2.7)外壁;智 能调节开关(2.3)安装在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后气管(1.2)内,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和电子制冷件(2.2)通过智能调节开关(2.3)与原车电路连接,由发动机启动电源开关控制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和电子制冷件(2.2)与发动机同步启动和停止、智能调节开关(2.3)控制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转速和电子制冷件(2.2)制冷功率;电动涡轮调速风机(2.1)可多级重复设置;防护网(2.6)安装在气管(1.2)出气口末端气管内,供气气体调压气囊(2.5)通过供气气体调压气囊连接口(2.4)连接在气管(1.2)末端、防护网(2.6)前气管下壁。
地址 553001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松坪南路3号附3号3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