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植物-底栖动物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底栖动物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植物种植池和底栖动物池,所述的植物种植池前端高位设置尾水进口,植物种植池后端高位设置出水口并与底栖动物池的高位进水口连接,所述的底栖动物池后端高位设置清水出口;所述的植物种植池、底栖动物池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高度顺序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植物净化和底栖动物净化。本发明采用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配合的污水净化技术,实现了植物净水装置与底栖动物净水装置的有机结合,无需使用化学药剂,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简便,运行稳定。建造、运行及管理成本低,基本无需花费运行管理费,处理效果好,可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处理。
申请公布号 CN102303922B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3.20
申请号 CN201110157507.4 申请日期 2011.06.13
申请人 云南大学 发明人 和树庄;张国盛;李雪娟
分类号 C02F3/32(2006.01)I 主分类号 C02F3/32(2006.01)I
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代理人 姜开侠;姬介南
主权项 一种植物‑底栖动物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植物种植池(1)和底栖动物池(2),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种植池(1)前端高位设置尾水进口,植物种植池(1)后端高位设置出水口并与底栖动物池(2)的高位进水口连接,所述的底栖动物池(2)后端高位设置清水出口;所述的植物种植池(1)、底栖动物池(2)沿水流方向依次降低高度顺序连接;所述的植物种植池(1)种植沉水植物为红线草、穗状狐尾藻、马来眼子菜、金鱼藻、黑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栽种密度为10~30丛/m2;所述的底栖动物池(2)中放椭圆背角无齿蚌和中华圆田螺和/或六棱螺,螺的放养密度为170~300g/m2,蚌的放养密度为1000~2000g/m2。
地址 650091 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