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大电流P型绝缘体上硅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摘要 一种大电流P型绝缘体上硅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包括:N型衬底,在N型衬底上设有埋氧层,在埋氧层上设有P型外延层,在P型外延层内部设有P型缓冲阱区、N型体区和P型中心缓冲阱区,在P型缓冲阱区内设有N型漏区,在N型体区中设有P型源区和N型体接触区,在P型中心缓冲阱区内设有P型基区和N型发射区,在P型外延层的表面设有栅氧化层和场氧化层,在栅氧化层的表面设有多晶硅栅,晶体管表面一定范围内还设有钝化层和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晶体管为对称型结构,N型漏区上的漏极金属分别与对应的P型基区上的基极金属通过金属层连通,并从N型发射区输出,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增加晶体管面积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电流密度。
申请公布号 CN10295669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3.06
申请号 CN201210343232.8 申请日期 2012.09.14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孙伟锋;陈扬;朱荣霞;刘斯扬;钱钦松;陆生礼;时龙兴
分类号 H01L29/739(2006.01)I;H01L29/08(2006.01)I;H01L29/06(2006.01)I 主分类号 H01L29/739(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代理人 黄明哲;朱芳雄
主权项 一种大电流P型绝缘体上硅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包括:N型硅衬底(1),在N型硅衬底(1)上设有埋氧层(2),在埋氧层(2)上设有P型外延层(3),在P型外延层(3)内设有P型中心缓冲阱区(22),在P型中心缓冲阱区(22)内设有N型发射区(20),在N型发射区(20)上连接有发射极金属(21),其特征在于,在P型中心缓冲阱区(22)内设有第一P型基区(19)及第二P型基区(19’),所述第一P型基区(19)与第二P型基区(19’)分别位于N型发射区(20)的两外侧且对称于N型发射区(20),在第一P型基区(19)上连接有第一基极金属(18),在第二P型基区(19’)上连接有第二基极金属(18’),在P型中心缓冲阱区(22)的两外侧分别设有第一N型体区(16)及第二N型体区(16’)且第一N型体区(16)和第二N型体区(16’)对称于P型中心缓冲阱区(22),在第一N型体区(16)内顺序设有第一P型源区(13)、第一N型体接触区(14)及第二P型源区(15),在第二N型体区(16’)内顺序设有第三P型源区(13’)、第二N型体接触区(14’)及第四P型源区(15’),在第一P型源区(13)、第一N型体接触区(14)、第二P型源区(15)、第三P型源区(13’)、第二N型体接触区(14’)及第四P型源区(15’)上连接有源极金属(12),在第一N型体区(16)外侧设有第一P型缓冲阱区(4),在第一P型缓冲阱区(4)内设有第一N型漏区(5),在第一N型漏区(5)上连接有第一漏极金属(6)且第一漏极金属(6)与所述的第一基极金属(18)连接,在第二N型体区(16’)外侧设有第二P型缓冲阱区(4’),在第二P型缓冲阱区(4’)内设有第二N型漏区(5’),在第二N型漏区(5’)上连接有第二漏极金属(6’)且第二漏极金属(6’)与所述的第二基极金属(18’)连接,并且,第一P型缓冲阱区(4)和第二P型缓冲阱区(4’)对称于P型中心缓冲阱区(22),在P型外延层(3)的表面设有第一栅氧化层(24)、第一场氧化层(26)、第二栅氧化层(24’)、第二场氧化层(26’)、第三栅氧化层(11)、第三场氧化层(8)、第四栅氧化层(11’)及第四场氧化层(8’),第一栅氧化层(24)的一端与第一场氧化层(26)的一端相抵且位于P型中心缓冲阱区(22)与第一N型体区(16)之间,第一栅氧化层(24)的另一端向第二P型源区(15)延伸并止于第二P型源区(15)的外边界,第一场氧化层(26)的另一端延伸并进入P型中心缓冲阱区(22),第二栅氧化层(24’)的一端与第二场氧化层(26’)的一端相抵且位于P型中心缓冲阱区(22)与第二N型体区(16’)之间,第二栅氧化层(24’)的另一端向第三P型源区(13’)延伸并止于第三P型源区(13’)的外边界,第二场氧化层(26’)的另一端延伸并进入P型中心缓冲阱区(22),第三栅氧化层(11)的一端与第三场氧化层(8)的一端相抵且位于第一N型体区(16)与第一P型缓冲阱区(4)之间,第三栅氧化层(11)的另一端向第一P型源区(13)延伸并止于第一P型源区(13)的外边界,第三场氧化层(8)的另一端向第一N型漏区(5)延伸并止于第一N型漏区(5)的外边界,第四栅氧化层(11’)的一端与第四场氧化层(8’)的一端相抵且位于第二N型体区(16’)与第二P型缓冲阱区(4’)之间,第四栅氧化层(11’)的另一端向第四P型源区(15’)延伸并止于第四P型源区(15’)的外边界,第四场氧化层(8’)的另一端向第二N型漏区(5’)延伸并止于第二N型漏区(5’)的外边界,在第一栅氧化层(24)上设有第一多晶硅栅(25)且第一多晶硅栅(25)延伸至第一场氧化层(26)的上表面,在第二栅氧化层(24’)上设有第二多晶硅栅(25’)且第二多晶硅栅(25’)延伸至第二场氧化层(26’)的上表面,在第三栅氧化层(11)上设有第三多晶硅栅(10)且第三多晶硅栅(10)延伸至第三场氧化层(8)的上表面,在第四栅氧化层(11’)上设有第四多晶硅栅(10’)且第四多晶硅栅(10’)延伸至第四场氧化层(8’)的上表面,在第一多晶硅栅(25)、第二多晶硅栅(25’)、第三多晶硅栅(10)及第四多晶硅栅(10’)上连接有栅极金属(17),在第三场氧化层(8)、第三多晶硅栅(10)、第一P型源区(13)、第一N型体接触区(14)第二P型源区(15)、第一N型漏区(5)、第一多晶硅栅(25)、第一场氧化层(26)、N型发射区(20)、第一P型基区(19)、第二P型基区(19’)、第二场氧化层(26’)、第二多晶硅栅(25’)、第三P型源区(13’)、第二N型体接触区(14’)、第四P型源区(15’)、第四多晶硅栅(10’)、第四场氧化层(8’)及第二N型漏区(5’)的表面设有钝化层(7)。
地址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湖大道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