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C含量大于90%、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的粉末活性炭或颗粒活性炭混合到醇胺水溶液中,得到悬浮液备用,其次,将偏钒酸铵、硝酸钛、硝酸铝的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0%~50%溶入悬浮液中形成浆料A;第三,将硝酸锰、硝酸铁、硝酸铜产混合溶液溶入悬浮液中形成浆料B;用浆料A涂覆载体,烘干至恒重,随后在保护气氛下,以升温至530-570℃,保温3-5小时后,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最后,用浆料B涂覆在上一步骤制备得到的载体表面上,烘干至恒重,随后在70%N2、20%CO2、10%CO气氛下,升温至630-670℃,保温后,以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即得到孔隙孔道相通,形成了具有两层结构的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的空速可提高60%以上,阻力下降大于45%,因此可以实现催化剂装置的小型化。
申请公布号 CN102921430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2.13
申请号 CN201210511327.6 申请日期 2012.12.04
申请人 南京大学 发明人 陈泽智;龚惠娟;马莎莎;虞辉;余珉;王梦秋;樊杨梅
分类号 B01J23/889(2006.01)I;B01D53/94(2006.01)I;B01D53/56(2006.01)I 主分类号 B01J23/889(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夏平;瞿网兰
主权项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C含量大于90%、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的粉末活性炭或颗粒活性炭,烘干后在干态下球磨得到粒径在0.1‑‑1微米的粉末活性炭,随后按质量比2%~5%将球磨后的粉末活性炭混合到溶液中,所述的溶液为8%~30%体积比的醇胺水溶液,再在湿态下球磨不少于10小时,静置24小时后,将沉淀物分离后取稳定悬浮液备用,此时悬浮液中活性炭微粒的直径小于1微米;其次,将偏钒酸铵、硝酸钛、硝酸铝按质量比(1‑5):(2‑8):(5‑15)的比例混合,取该混合物100~500克加入1升悬浮液中,采用氨水或乙酸调节pH至4‑4.5,球磨不小于10小时,形成浆料A;第三,将硝酸锰、硝酸铁、硝酸铜按质量比(1‑2):(0.5‑1):(0.2‑1)的比例混合,取该混合物100~500克加入1升悬浮液中,采用氨水或乙酸调节pH至4‑4.5,球磨10小时,形成浆料B;用浆料A涂覆载体,烘干至恒重,随后在70%N2、20%CO2、10%CO保护气氛下,以4‑6℃/min升温速率升温至530‑570℃,保温3‑5小时后,以8‑12℃/min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在此过程中形成内层催化剂活性组分结构,并且炭微粒在热解过程中,形成内部疏密丰富的孔隙;得到带有一层催化剂的载体;最后,用浆料B涂覆在上一步骤制备得到的带有一层催化剂的载体表面上,在110‑130℃下烘干至恒重,随后在70%N2、20%CO2、10%CO气氛下,以4‑6℃/min升温速率升温至630‑670℃,保温3‑5小时后,以8‑12℃/min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在此过程中形成外层催化剂活性组分结构,并且外层催化剂与内层催化剂结合紧密,孔隙孔道相通,形成了具有两层结构的催化剂。
地址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