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制造粗晶粒碳化钨硬质合金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粗晶粒碳化钨(WC)硬质合金的方法,属于粉末冶金生产工艺领域。选取高温还原、高温碳化工艺生产的费氏粒度为10-30μm、研磨态粒度大于6.0μm的粗晶WC为原料的基础上,先将配比中粗晶WC重量的5-15%进行充分研磨,以获得活性高的细晶WC,然后将配比中其余WC和Co粉加入球磨机中,调整湿磨工艺参数,使剩余的WC与Co在混合均匀的情况下,避免过度破碎WC晶粒,通过在烧结过程中活性高的细晶WC的溶解—析出现象,使产品收缩完全致密,同时合金中WC晶粒进一步长大,从而制备出晶粒度达4.0-8.0μm的高性能粗晶硬质合金的方法。
申请公布号 CN102912206A 申请公布日期 2013.02.06
申请号 CN201210416414.3 申请日期 2012.10.27
申请人 株洲肯特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建国;张国顺;罗桂甫
分类号 C22C29/08(2006.01)I;C22C1/05(2006.01)I 主分类号 C22C29/08(2006.01)I
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代理人 王法男
主权项 一种粗晶粒碳化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粗晶粒碳化钨的制造至少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用高温还原高温碳化工艺制得的粗晶碳化钨(WC)粉为原料,碳化钨(WC)粉的供应态粒度为10μm‑30μm、研磨态粒度大于6μm;第二步:根据合金的配比,将配比中碳化钨(WC)总量的5‑15%放入球磨机中,按照球料比4~6:1加入棒球,按0.35‑0.5L/kg的液固比加入酒精,球磨20‑40小时,使粗晶碳化钨(WC)粉在球磨机中充分破碎成细晶碳化钨(WC)粉;第三步:将重量为6‑15%的钴粉,和剩余的85‑95%的粗颗粒碳化钨(WC)粉加入球磨机中,以配料的总重量为基准,分别按2‑3:1的球料比补充棒球和按0.15‑0.2L/Kg的液固比补充酒精,再球磨6‑12小时,使物料混和均匀;第四步:将上述步骤配好的混合料,按常规的工艺干燥、掺成型剂、压制,并在1440‑1480℃进行烧结制得碳化钨(WC)晶粒度度为4‑8μm的粗晶粒合金。
地址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江山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