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空气动力及发电器
摘要 在一号圆筒的筒底左端面联接轴;二号圆筒左部内圆套接在左圆盘的外圆;叶片与一号圆筒组成涡轮;圆柱筒置涡轮内,在圆柱筒内右边左端面联接控制电机,在控制电机的空心轴上联接扇形轮,在扇形轮的外弧面联接瓦形片,瓦形片能遮盖喷气孔的径向口;各喷气孔的喷口沿圆柱筒的切向;发电机组的转子空心轴与圆柱筒的右部同轴心联结;圆柱筒兼作压缩空气罐;二号圆筒右部内圆套接在右圆盘的外圆;转子安装在左圆盘、右圆盘;控制电机与固定在转子轴外圆上的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发电机组连接;遥控器与发电机组的输出端子连接;遥控器与控制器以无线方式联系;充气阀与转子轴的右端联接。在涡轮、二号圆筒、圆柱筒、左圆盘、右圆盘设置永磁体增加转矩。
申请公布号 CN102828784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2.19
申请号 CN201110156705.9 申请日期 2011.06.13
申请人 刘新广 发明人 刘新广
分类号 F01D15/10(2006.01)I;H02N11/00(2006.01)I 主分类号 F01D15/1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空气电池,其特征是:轴(7)的右端与一号圆筒(13)的筒底左端面同轴心联接,一号圆筒(13)的筒底上沿周向有若干跑气孔(14);用左轴承(10)将轴(7)安装在左圆盘(2)的中央;二号圆筒(16)左部内圆套接在左圆盘(2)的外圆,左圆盘(2)上沿周向有若干排气孔(3),排气孔(3)与跑气孔(14)对应;消音罩(1)套在轴(7)外圆外,并套接在二号圆筒(16)左边的外圆上,消音罩(1)的中孔与轴(7)的外圆留空隙(9),消音罩(1)离开左圆盘(2)的左端一间隔;若干叶片(15)均匀布置联接在一号圆筒(13)的内圆,叶片(15)的左端与一号圆筒(13)的筒底的右端面联接,叶片(15)与一号圆筒(13)组成涡轮;圆柱筒(11)同轴心的置于所述涡轮内,但互不接触;在圆柱筒(11)内的右边左端面同轴心联接控制电机(8),在控制电机(8)的空心轴(6)上联接扇形轮(5),在扇形轮(5)的外弧面联接瓦形片(4),瓦形片(4)与圆柱筒(11)内圆接触,瓦形片(4)能遮盖喷气孔(12)的径向口;喷气孔(12)在圆柱筒(11)上沿直径方向成对设置,各喷气孔(12)的喷口沿圆柱筒(11)的切向,且各喷气孔(12)的喷口要么同为顺时针方向,要么同为逆时针方向;发电机组(19)的转子轴(20)与圆柱筒(11)的右部同轴心联结,转子轴(20)是空心的;圆柱筒(11)兼作压缩空气罐;用右轴承(17)将转子轴(20)安装在右圆盘(27)的中央;二号圆筒(16)右部内圆套接在右圆盘(27)的外圆;控制电机8用一号导线(25)、二号导线(26)与固定在转子轴(20)外圆上的控制器(24)连接,一号导线(25)、二号导线(26)用胶固定在转子轴(20)上的轴向槽内,控制器(24)处于右圆盘(27)和发电机组(19)之间;控制器(24)与发电机组(19)用三号导线(22)、四号导线(23)连接,三号导线(22)、四号导线(23)用胶固定在转子轴(20)上的轴向槽内;遥控器(18)与发电机组(19)的输出 端子用五号导线(18‑1)、六号导线(18‑2)连接;遥控器(18)与控制器(24)以无线方式联系;充气阀(21)与转子轴(20)的右端联接;在一号圆筒(13)的外圆设置若干一号永磁体(13‑3);在二号圆筒(16)的内圆设置若干二号永磁体(16‑1);一号永磁体(13‑3)与二号永磁体(16‑1)不接触,但使二者沿圆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力;在一号圆筒(13)的左端设置若干三号永磁体(13‑1);在左圆盘(2)的右端设置若干四号永磁体(2‑1);三号永磁体(13‑1)与四号永磁体(2‑1)不接触,但使二者沿圆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力;在一号圆筒(13)的筒底设置若干五号永磁体(13‑2);在圆柱筒(11)的左端设置若干六号永磁体(11‑1);五号永磁体(13‑2)与六号永磁体(11‑1)不接触,但使二者沿圆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力;在右圆盘(27)的左端设置若干七号永磁体(27‑1);在圆柱筒(11)的右端设置若干八号永磁体(11‑2);七号永磁体(27‑1)与八号永磁体(11‑2)不接触,但使二者沿圆方向产生相互作用力。
地址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35号兰德华庭5号楼4单元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