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从铟精矿中回收铟锗的工艺方法
摘要 一种从铟精矿中回收铟锗的工艺方法,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从铟精矿中湿法回收铟、锗、铅、银、锌等有价金属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铟精矿的氧化焙烧、硫酸氧化浸出、铟回收、锗回收步骤。本发明的回收工艺,能高效回收铟精矿中的铟、锗金属,实现了铟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
申请公布号 CN102337391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2.12
申请号 CN201110347035.9 申请日期 2011.11.07
申请人 云南东昌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普世坤;朱知国;尹国文
分类号 C22B1/02(2006.01)I;C22B3/08(2006.01)I;C22B3/20(2006.01)I;C22B41/00(2006.01)N;C22B58/00(2006.01)N;C22B19/00(2006.01)N;C22B11/00(2006.01)N;C22B13/00(2006.01)N 主分类号 C22B1/02(2006.01)I
代理机构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代理人 和琳
主权项 一种从铟精矿中回收铟锗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氧化焙烧:将铟精矿在500~600℃的条件下充分氧化焙烧5~7h,使铟精矿由黑色转变成黄色;  (2)硫酸氧化浸出:将焙烧好的铟精矿粉碎至120~200目后,加入重量为铟精矿重量15~30%的工业硫酸和重量为铟精矿重量2~3%的氯酸钠,进行至少1次的硫酸氧化浸出,浸出温度为85~90℃,浸出时间为2~4h,银、铅在硫酸中难溶解而附着在浸出渣中,因此在浸出渣中直接回收银和铅,浸出液中则回收铟、锗、锌;(3)铟回收:将上述步骤中所得的浸出液先用还原铁粉还原三价铁为二价铁,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酸度至2~2.25mol/L,采用1.5~2.5mol/L 的P204的间二乙苯溶液萃取浸出液中的铟,有机相:浸出液相=1:2~3,得到富铟萃取液和萃后液,萃后液待用,将富铟萃取液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反萃,富铟萃取液有机相:反萃剂相=5~6:1,反萃液采用铝板还原得到粗铟,再将粗铟电解除杂提纯以后,得到精铟;(4)锗回收:将上述步骤中的萃后液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1.5~1.8,再加入萃后液中所含锗金属重量20~25倍的丹宁酸进行沉淀回收,使锗转变成丹宁锗渣沉淀下来,滤液则待用,锗渣过滤洗涤焙烧后,得到锗精矿,将锗精矿再按传统的氯化蒸馏、复蒸、精馏、水解的方法处理后,可得到高纯二氧化锗;(5)锌回收:将上述步骤提取锗后的滤液先加入碳酸钠固体,中和至pH值达4.5~5.0后,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值6.5~7.0,使溶液中的锌生成碳酸锌沉淀,进行回收。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镇路姑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