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红土镍矿球团烧结工艺
摘要 一种红土镍矿球团烧结工艺,它的工艺步骤如下:将原矿粉料通过直径等于或小于3mm以下的网眼过筛;不能通过筛网的粉料重新进行破碎,直至能够过筛;将过筛的原矿粉料与还原剂、中和剂、粘合剂混合均匀;将经过混合均匀的预混粉料经过造球机造球;然后将经过造球的球状矿料放入回转窑中进行烧结。由于本发明工艺对原料矿粉进行烧结前,需要将达到一定细度的矿粉先制成球状,然后再进行烧结,因此可以使矿料在烧结过程中受热均匀,从而缩短了烧结还原的时间,减少了燃料的使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因直接对粉状矿料进行烧结所造成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采用本发明的红土镍矿的球状烧结工艺可以使镍矿的还原率达到90%以上,最高可达到100%。
申请公布号 CN102115817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1.28
申请号 CN201110069637.2 申请日期 2011.03.23
申请人 李浪航 发明人 李浪航
分类号 C22B1/22(2006.01)I;C22B23/00(2006.01)N 主分类号 C22B1/22(2006.01)I
代理机构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代理人 丁秀丽
主权项 一种红土镍矿球团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如下:(1)原矿粉料筛选:将原矿粉料通过直径3mm以下的网眼过筛;不能通过筛网的粉料重新进行破碎,直至能够过筛,待用;(2)预混粉料:将过筛的原矿粉料与还原剂、中和剂、粘合剂混合均匀;当原矿粉料中的水分大于12%时,需利用回转窑的余热进行烘干,使原矿粉料的水分达到10‑12%,然后用三箱混料机将下列物质按照下列重量份数比预混:原矿粉料:粒度小于5mm的烟煤:粒度小于5mm的生石灰粉:粉状有机粘合剂=100:8‑12 :8‑12:1‑2,混合均匀;(3)造球:将经过步骤(2)的混合均匀的预混粉料经过造球机造球,球体的直径为3‑5cm,球体的厚度为2‑3.5cm;然后将经过造球的球状矿料放入回转窑中进行烧结;(4)烧结:将经过造球的球团放入回转窑中进行三段式烧结:第一阶段为烘干阶段,利用回转窑余热初步烘干定型,使球团水分降到3%以下,烘干时间20‑25分钟;第一阶段回转窑不转动;第二阶段为继续升温干燥、同时逐步进入烧结还原阶段,经过余热初步烘干定型的球团进入烧结还原阶段的窑体时球团温度在450℃以上,从窑体长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开始逐步升温到800‑850℃;第二阶段回转窑以5‑7米/分钟的转速转动;第三阶段为烧结还原阶段,回转窑的800‑850℃的高温区设在窑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处,球团球体在高温区烧结还原的时间为25‑35分钟,球体经800‑850℃烧结还原25分钟后还原率达到或超过98%;出料时的温度在600‑700℃;第三阶段回转窑以5‑7米/分钟的转速转动。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连潘新村24座106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