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向充气装置
摘要 一种双向充气装置,包含有一具有内、外管之握杆、一与内管连通之转接管、二具有与转接管连通之通道的充气头、一与外管固定并可平行该等通道滑移之套管,以及二位于套管内二阶部与转接管之间的卡掣组件,各充气头具有二沟槽,沟槽内设有一穿孔,各卡掣组件包含有二卡掣件及一弹性件,各卡掣件具有一设于沟槽内的本体及二凸伸出充气头外表面的端部,且本体具有一穿过充气头之穿孔而位于通道内的卡抵部,弹性件系设于卡掣件端部与转接管之间;该装置可让使用者对轮胎充气时无须持续施力,且其卡掣气嘴之效果良好,可避免脱离或漏气之情形。
申请公布号 TWM441579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1.21
申请号 TW101209008 申请日期 2012.05.11
申请人 金岱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瑞孟;黄彦彰
分类号 B60C23/00 主分类号 B60C2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刘绪伦 台中市南屯区永春东一路549号3楼
主权项 一种双向充气装置,包含有:一握杆,包含有一内管,以及一可移动地套设于该内管之外管;一转接管,具有一与该内管连通之入口,以及二与该入口连通之出口;二充气头,系分别设置于该转接管之出口,各该充气头具有一外表面、二自该外表面凹陷之沟槽,以及一与该转接管连通之通道,且各该沟槽内设有一与该通道连通之穿孔;一套管,系与该外管相对固定,该套管系套设于该转接管并可平行该等充气头之通道地滑移,且该套管内具有二阶部;以及二卡掣组件,系分别设置于该二充气头并分别位于该套管之该二阶部与该转接管之间,各该卡掣组件包含有二卡掣件及一弹性件,各该卡掣件具有一设于充气头之沟槽内的本体及二位于该本体二端并凸伸出充气头之外表面的端部,且该本体具有一穿过充气头之穿孔而位于充气头之通道内的卡抵部,该弹性件系设于该二卡掣件之端部与该转接管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各该卡掣组件更包含有一垫片,该弹性件之二端系分别抵接于该垫片与该转接管。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该套管包含有一第一管体,该第一管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位于该第一端且内径较小之小径部,以及自该小径部延伸至该第二端且内径较大之大径部;该套管更包含有一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位于该第二端且内径较小之小径部,以及自该小径部延伸至该第一端且内径较大之大径部;该第一管体之大径部系与该第二管体之大径部螺接,且该第一管体之小径部及大径部形成该套管之其中一该阶部,该第二管体之小径部及大径部形成该套管之另一该阶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各该卡掣件之本体系呈多角柱状。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各该卡掣件之端部系呈圆柱状。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各该卡掣件之本体系呈四角柱状,各该充气头之沟槽具有一底面,以及与该底面相交之二侧面,该等底面与侧面系与设于该沟槽之卡掣件的本体面接触,且该沟槽之穿孔系位于其中一该侧面与该底面相交处。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各该充气头之沟槽的各侧面系自该沟槽之底面朝靠近该转接管之方向倾斜延伸,且该沟槽之穿孔系位于较靠近该转接管之侧面与该底面相交处。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各该卡掣件之端部系呈圆柱状。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更包含有二阀门组件,该二阀门组件分别设置于该转接管之出口,以阻止该转接管与该二充气头连通,各该阀门组件包含有一设于该转接管与一该充气头之间的垫片、一穿设于该垫片之遮挡件,以及一设于该遮挡件与该转接管之间的弹性件。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其中该套管包含有一第一管体,该第一管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位于该第一端且内径较小之小径部,以及自该小径部延伸至该第二端且内径较大之大径部;该套管更包含有一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具有相对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位于该第二端且内径较小之小径部,以及自该小径部延伸至该第一端且内径较大之大径部;该第一管体之大径部系与该第二管体之大径部螺接,且该第一管体之小径部及大径部形成该套管之其中一该阶部,该第二管体之小径部及大径部形成该套管之另一该阶部。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所述之双向充气装置,更包含有二阀门组件,该二阀门组件分别设置于该转接管之出口,以阻止该转接管与该二充气头连通,各该阀门组件包含有一设于该转接管与一该充气头之间的垫片、一穿设于该垫片之遮挡件,以及一设于该遮挡件与该转接管之间的弹性件。
地址 彰化县鹿港镇顶草路4段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