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燃料电池结构
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其主要包含一结构本体以及一膜电极组,该结构本体系具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系具有一内侧壁及一底面,该膜电极组系包含有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之电解质膜,该电解质膜系具有一电极结合部及一贴合部,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系贴附于该电极结合部两侧,而该贴合部系贴附于该容置槽之该内侧壁,且该电极结合部与该底面间系形成有一空间,而该第一电极系位于该空间。
申请公布号 TWI377730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1.21
申请号 TW098111317 申请日期 2009.04.03
申请人 国立中山大学 发明人 李明三;陈龙正;徐维廷;刘柏佑
分类号 H01M8/02 主分类号 H01M8/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张启威 高雄市鼓山区龙胜路68号
主权项 一种燃料电池结构,其系包含:一结构本体,其系具有一表面及一凹设于该表面之容置槽,该容置槽内系具有一内侧壁及一底面;以及一膜电极组(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其系包含有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之电解质膜,该电解质膜系具有一电极结合部及一设于该电极结合部周边之贴合部,该贴合部系具有一连接该电极结合部之弯折区段及一连接该弯折区段之贴合区段,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系贴附于该电极结合部两侧,该贴合部之该贴合区段系贴附于该容置槽之该内侧壁,且该电极结合部与该底面间系形成有一空间,而该第一电极系位于该空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中该贴合部之该弯折区段系位于该贴合区段与该第一电极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中该贴合部之该弯折区段系抵接该容置槽内之该底面。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另包含有一胶体,该胶体系设置于该贴合部之该贴合区段与该内侧壁之间。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集电元件,该第一集电元件系接触该膜电极组之该第一电极。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一集电元件,该第一集电元件系位于该空间且接触该膜电极组之该第一电极。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另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集电元件,该第二集电元件系接触该膜电极组之该第二电极。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燃料电池结构,其中该结构本体系为可挠性材质。
地址 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