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侧耳类食用菌快捷栽培方法
摘要 一种侧耳类食用菌快捷栽培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制模、培养料处理、制作菌墩、培菌、采摘。本发明制作的菌墩合理的利用空间,立体栽培,占地面积少。在制作菌墩地过程中,中间留一个圆孔作为填土、注水,做好后的菌墩用一个直径比其大的塑料膜罩盖住,前期培菌时,因氧气贯通整个培养菌墩的中间及四周,菌丝萌发迅速并快速吃料,在短时间内即可以封住料面,有效的防止杂菌侵染。后期管理时,往菌墩中间的圆孔注入泥土、清水,充足及均衡的水分保证了产量。本发明的模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菌墩的构造新颖、合理、独特,大大简化了现有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污染率低、发菌速度快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CN101878719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1.21
申请号 CN200910139150.X 申请日期 2009.05.05
申请人 何寒 发明人 何寒
分类号 A01G1/04(2006.01)I;C05G3/02(2006.01)I 主分类号 A01G1/04(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一种侧耳类食用菌快捷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模具:取高0.5‑‑1米、直径30‑‑60厘米的油桶,去掉两头盖,纵向将桶从中间割开,然后再将两边桶一边用合页连接起来,一边用锁头扣固定,用来制作菌墩的模具一;利用高1.2米,直径16厘米的塑料圆芯管,用来制作往菌墩中间填土的圆孔的模具二;利用高1米,直径6厘米的管芯圆柱,用来制作往菌墩中间注水的圆孔的模具三;利用竹片编成一个高0.6‑‑1.2米、直径50‑‑80厘米的柱型骨架,上面及四周用塑料模全封住,在上面穿3‑4个孔,然后再用干净的棉花把孔堵住,用来制作既可以保证氧气流通,又可以防杂菌侵染、保湿及保温的塑料膜罩(4);(2)培养料处理:用稻草、玉米芯、玉米秆、黄豆秆单独或几种混合并粉碎成米粒大的颗粒100公斤、玉米粉5公斤、麦麸10公斤、石膏粉2公斤、生石灰3公斤、磷肥3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磷酸二氢钾0.3公斤、硫酸镁0.3公斤、多菌灵0.1公斤,水150公斤;先将白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多菌灵用水化开后备用,其余原料与农作物秸粉碎物拌匀后直接喷水拌料,把混合物料的湿度调至60‑65%;然后将料堆成宽1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矩形,进行好氧发酵,当料温达60℃时翻堆,24小时翻堆一次,连翻三次即可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摊开让热气及异味散尽,最后装袋常压灭菌8小时;(3)制作菌墩:首先将场地及模具一、模具二、模具三用1%的石灰水进行消毒;接下来把按常规培养好、无污染的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的菌块备用;接种:先将模具二放置在模具一中间,然后按每装20厘米厚的料即接一层菌种,逐层压实;装满后,将模具一上的锁头扣打开,并轻轻把模具一挪离菌墩,再将模具二轻轻抽出,随即用1%石灰水喷洒消毒过的塑料膜罩(4)罩住菌墩;墩与墩的间隔以不妨碍操作管理为宜;(4)培菌:培养室内要求温度20~25℃,相对湿度75%左右,当菌墩上长满菌丝时,可往菌墩中填土,土质采用颗粒状的菜园土或农田土;100公斤土拌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石灰粉1公斤,再用0.2%的多菌灵水拌成含水量达65%左右,即可往菌墩中间分层填土,边填边压实,当土填到约15厘米厚时,把模具三放入菌墩中间,继续填土至满,然后把模具三轻轻地边转动边抽出,这样形成一个注水孔;接着重新用塑料膜罩(4)把菌墩罩住;当菌墩上出现黄水时,即可将塑料膜罩(4)拿开,此时要增加光照和通风,培养室内相对湿度要达98%左右,当菌墩上长出大量的小菇时,可往菌墩中间的注水孔注入清水,浇水的多少,可根据菇生长的情况而定,只要菌盖颜色正常,边缘完整无裂缝,就表明不缺水,反之应及时灌水;(5)采摘:当菌盖长到10厘米时,可采收上市;全部采收完后,停止注水4‑‑6天,使菌丝处于恢复状态,以积累营养之后再注水,此时水中可添加一些营养成分,即每100公斤水中加入白糖1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喷施宝5毫升,注水后再用塑料膜罩(4)将菌墩盖住,几天后菌墩上又会长出小菇,拿开塑料膜罩(4),管理方法同前,如此可反复采收5~6茬,总生物转化率在300%以上。
地址 531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东宁西路合恒巷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