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双导入层塔扩张腔式分离器
摘要 一种双导入层塔扩张腔式分离器,能适应生产负荷的大幅度变化,不会在高负荷下出现高速气液搅生泡沫而无法分离的现象。独有的双导入机制和多层渐扩的分离腔室,能保证即使分离介质的流量和物性大幅度地变化,分离器都能适应。借助于柯恩达效应即流体在扩展壁面处的附壁流动,使边界附近的流体向外偏转,能自然产生周边向下、中心向上的轴对称环流,从而克服纯圆柱腔中的内流与底部反射流对撞冲击而引起的自激振荡。该旋流沉降分离器可多个单元组合并用,能节省分离空间、分离效率高、运行稳定、有很好的变工况适应性能。可广泛适用于油气、水气、以及固液和除尘分离等场合。
申请公布号 CN202516704U 申请公布日期 2012.11.07
申请号 CN201220085429.1 申请日期 2012.03.08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胡大鹏;邹久朋;代玉强;刘培启;朱彻;刘凤霞
分类号 B04C5/08(2006.01)I;B04C5/28(2006.01)I 主分类号 B04C5/08(2006.01)I
代理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代理人 李宝元
主权项 一种双导入层塔扩张腔式分离器,包括外壳(3)、上隔板(5)、中隔板(7)、下隔板(9)、大流量入口(1)、上隔板与外壳上部围成的大流量缓冲室(4)、小流量入口(2)、上和中二隔板与外壳上侧部分围成的小流量缓冲室(6)、中和下二隔板与外壳中下侧部分围成的重介质汇流室(8)、重介质出口(10)、下隔板与外壳下部围成的轻介质汇流室(11)、轻介质出口(12),和至少一个旋流沉降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旋流沉降分离单元包括各自的旋流沉降分离罐(16)、罐底封闭板(13)、预旋大流量混合介质的轴向旋流发生器(22)、预旋小流量混合介质的向心旋流发生器(20)、轻介质导出管(15)、重介质导出孔(14);轴向旋流发生器(22)安装于上隔板(5)的上表面,上隔板(5)在轴向旋流发生器(22)所覆盖的位置开上隔板开孔(21),向心旋流发生器(20)安装在上隔板(5)与中隔板(7)之间,中隔板在向心旋流发生器(20)的中空位置处对应开中隔板开孔(19),旋流沉降分离罐(16)的内室上、下分成主旋流段(18)和多层扩张的旋流沉降段(17)两部分,主旋流段(18)为圆柱腔或是圆柱腔续接一段收缩圆锥腔然后再接圆柱腔,而多层扩张的旋流沉降段(17)为上小下大的层塔形,每一层的结构均为锥柱腔——即一段扩张的圆锥腔再续接一段圆柱腔,锥柱腔的层数至少一层;下一层圆柱腔的直径大于上一层,各个腔均轴向贯通,最后一层锥柱腔的底端由罐底封闭板(13)封闭,罐底封闭板(13)的中部竖直插装轻介质导出管(15),将旋流沉降分离罐(16)与轻介质汇流室(11)连通,在罐底封闭板(13)的周边部或是最后一层锥柱腔的圆周面下部开通重介质导出孔(14),将最后一层锥柱腔与重介质汇流室(8)连通。
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凌工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