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适用于盘类零件的车床自动上料系统及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盘类零件的车床自动上料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车床上料领域。该车床自动上料系统的车床自动上料装置中在矩形框的方形孔中穿设滑动板,滑动板左板面上竖直开设的燕尾槽与固定板右板面上的燕尾导轨滑动配合,该固定板的顶面与矩形框的底面固定,在固定板的前侧面上固设限位块,在限位块右部竖直开设的条形孔中穿设有限位螺钉,该限位螺钉同时与所述滑动板的前侧面固定,并且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双活塞气缸的输入端电连接;提升板面向压杆的竖直边的侧面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并且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液压夹头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能实现了全自动化上料,适于大规模推广运用。
申请公布号 CN102218676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9.05
申请号 CN201110131809.4 申请日期 2011.05.20
申请人 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吴冰;刘德永;张孝锋;刘野
分类号 B23Q7/05(2006.01)I;B23Q7/00(2006.01)I 主分类号 B23Q7/05(2006.01)I
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代理人 郭云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盘类零件的车床自动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00)、第一传感器(200)、液压夹头(300)和车床自动上料装置(400),所述车床自动上料装置(400)中在矩形框(1)的方形孔中穿设滑动板(2),滑动板(2)左板面上竖直开设的燕尾槽(2a)与固定板(3)右板面上的燕尾导轨滑动配合,该固定板(3)的顶面与矩形框(1)的底面固定,在固定板(3)的前侧面上固设限位块(4),限位块(4)右部竖直开设的条形孔中穿设有限位螺钉(5),该限位螺钉同时与所述滑动板(2)的前侧面固定;在所述滑动板(2)的顶面竖直设置推拉杆(6),该推拉杆上部的小直径段从上往下依次套有弹簧(7)和限位垫圈(8),推拉杆(6)的上端穿过连接板(9)上的通孔后套有锁紧螺母(10),该连接板(9)固套在双活塞气缸(11)的上活塞杆(11a)伸出端上,双活塞气缸(11)竖直设在所述推拉杆(6)右边的矩形框(1)上;在所述滑动板(2)的右边设置上料执行机构,该上料执行机构包括提升板(12)、导向柱(13)、复位弹簧(14)、上料板(15)、螺母(16)、“V”型块(17)和压杆(18),其中提升板(12)位于所述双活塞气缸(11)的下方,且该提升板的左板面与滑动板(2)右板面固定连接,在提升板(12)的右板面上垂直于其板面设置至少两根导向柱(13),该导向柱的左部套有所述复位弹簧(14),导向柱(13)的右部穿过所述上料板(15)上部的通孔后套有螺母(16),在上料板(15)左板面的下部设有所述“V”型块(17),该“V”型块的开口朝上;所述压杆(18)为“┓”形结构,并设在双活塞气缸(11)的正下方,该压杆的水平边(18a)左端与提升板(12)的顶面相铰接,水平边(18a)的右部靠在所述上料板(15)的顶面上,且双活塞气缸(11)的下活塞杆(11b)向下移动时可按压该水平边(18a),所述压杆(18)的竖直边(18b)位于上料板(15)的右边,该竖直边(18b)下部的滚轮(19)与所述上料板(15)的右板面相接触;在所述“V”型块(17)的后侧设置上料滚道(20),该上料滚道的横截面为“U”字型,且上料滚道(20)通过连接件(39)与固定板(3)的后侧面固定连接,上料滚道(20)前端的出料口位置与所述“V”型块(17)正对;所述控制器(100)通过第一电磁阀调节双活塞气缸(11)的进气方向,从而控制所述双活塞气缸(11)上下移动;提升板(12)面向压杆(18)的竖直边(18b)的侧面上设有第一传感器(200),并且所述第一传感器(200)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10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压夹头(300)由卡爪、顶针和弹簧构成,并且所述液压夹头(300)正对于“V”型块(17)。
地址 401336 重庆市南岸区牡丹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