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容器消毒处理;培养基的配制;将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28~32℃,pH为7~9,溶解氧DO大于8ppm,盐度为1.5~2.0%,并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10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本发明中轮虫的每天生长率达到2~10倍,接种24小时后的密度可达到平均10000-15000个体/mL,用20升高浓度小球藻培养出30亿轮虫,产卵率为30~40%。轮虫的培养非常方便,可以得到较纯的超微轮虫种。
申请公布号 CN102630645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8.15
申请号 CN201210120645.X 申请日期 2012.04.23
申请人 天津海友佳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樊昕宇;何家瑞
分类号 A01K67/033(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7/033(2006.01)I
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李莉华
主权项 一种高浓度淡水小球藻培养ss型褶皱臂尾轮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容器消毒处理对培养容器的器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用海水冲洗干净;(2)、培养基的配制将经过过滤和消毒的纯净海水与淡水混合,配制成盐度为1.5~2.0%,调节pH值到7~9,然后过滤并用紫外线照射后得到培养基;(3)、轮虫的接种与培养将驯化的轮虫接种到培养基中,保持培养基的温度为28~32℃,pH为7~9,溶解氧DO大于8ppm,盐度为1.5~2.0%,并向培养基内持续供应高密度淡水小球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10000个/mL以上时,收集轮虫。
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工业园区天华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