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加强肋缠绕管带材模具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肋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熔融塑胶注入口、带材塑胶壁型腔、搭接边型腔、连通该熔融塑胶注入口与带材塑胶壁型腔、搭接边型腔的流道、侧流道、上盖板、芯板、增压板、芯模和出料板,芯板包括上下配合的上、下芯板,通过上、下芯板增压板、芯模和出料板配合构成加强肋导向孔、流道、侧流道、带材塑胶壁型腔和搭接边型腔。本实用新型改变目前无法制造横截面呈一端连接、一端开口、间隔相对的两脚的加强肋缠绕管带材的现状,实现新型结构加强肋缠绕管带材的制造;并通过设置带材塑胶壁厚度调节装置,满足带材塑胶壁不同厚度规格的调节,使同一模具可实现多种规格带材的制造。
申请公布号 CN202344765U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7.25
申请号 CN201120415552.0 申请日期 2011.10.27
申请人 深圳金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能欢;于洋
分类号 B29C45/26(2006.01)I;B29C45/36(2006.01)I;B29C45/33(2006.01)I;B29C45/14(2006.01)I 主分类号 B29C45/26(2006.01)I
代理机构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代理人 曹建军
主权项 一种加强肋缠绕管带材模具,包括与熔融塑胶进料管相连接的熔融塑胶注入口、带材塑胶壁型腔、设置在该带材塑胶壁型腔两侧的搭接边型腔、连通该熔融塑胶注入口与该带材塑胶壁型腔、搭接边型腔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芯板、增压板、芯模、出料板和侧流道;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所述芯板包括上下配合连接的上芯板、下芯板,贯通设置在该上芯板、下芯板之上的芯板加强肋导向孔,该上芯板与所述上盖板上下配合连接并包括位于所述熔融塑胶注入口下方的流道凹槽;所述加强肋的横截面为一端连接、一端开口、间隔相对的两脚,所述加强肋导向孔的横截面开口向上,导向孔两脚上端与所述带材塑胶壁型腔在模具加强肋进料方向上的投影相交;所述芯板包括沿加强肋进料方向倾斜向下的流道下斜面,该流道下斜面的上端连接所述流道凹槽底面、下端向下延伸与所述加强肋导向孔下部相连;所述芯板加强肋导向孔除底部仅以该流道下斜面的边缘为加强肋导向孔的一侧边缘的部分外均穿过该流道下斜面,该流道下斜面上的所述芯板加强肋导向孔的两外侧边与该流道下斜面对应的两侧横向边界之间包括构成所述侧流道的斜面部分;所述上芯板包括与所述增压板两侧表面嵌套配合的内侧表面;所述增压板包括定位连接结构、与所述流道下斜面间隔配合并与所述芯板的内侧表面共同构成所述芯板流道和侧流道的流道上斜面,该增压板上侧表面与所述上盖板下侧表面配合;所述侧流道下端延伸至所述加强肋导向孔的下部;所述增压板包括增压板加强肋导向槽,该增压板加强肋导向槽下侧开口并与所述芯板加强肋导向孔正对并连通,该增压板加强肋导向槽与加强肋相应各表面保持塑胶复合间隙;所述芯模包括导流端、芯模体和安装定位结构,该导流端位于该芯模体前端,该安装定位结构的部分结构设置在该芯模体前端的上侧,所述芯模通过该安装定位结构定位连接在模具结构上;所述增压板包括导流端表面,所述芯模 定位连接在模具结构上后,所述导流端位于该导流端表面与所述流道下斜面之间并与该导流端表面保持流道间隙,所述芯模位于加强肋缠绕管带材中部空腔的对应位置;所述芯模的前端表面与模具结构的对应内表面之间构成流道,所述出料板的型腔表面与所述芯模的后端表面之间构成加强肋缠绕管带材型腔;所述芯板加强肋导向孔、所述增压板加强肋导向槽与所述加强肋缠绕管带材型腔正对并连通;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上、中、下配合连接,所述出料板与所述上盖板、上芯板和下芯板前后横向配合连接。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金牛西路16号华瀚工业园2号厂房一层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