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大獭蛤以其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价格高等特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品种其优良性状特别突出,是自然界中为数不多的无需改良的天然优良养殖品种之一,适宜大面积推广养殖。然而大獭蛤的繁殖一直处于野生的自然繁育状态,自然繁育显示与规模化养殖不相适应。本发明提供了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实现了大獭蛤批量性工厂化育苗,以卵子细胞计算,育苗成活率达到了5-15%,结束了大獭蛤的野生历史。本发明方法占用资源不多,成本低廉,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对大獭蛤养殖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申请公布号 CN102077790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7.11
申请号 CN201010561576.7 申请日期 2010.11.25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陈瑞芳;童万平;李琼珍;苏琼;杨家林;蒋艳;蔡德建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I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大獭蛤的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贝的选择及培育:亲贝选择体表光滑无损伤,健康强壮,水管及斧足部伸缩有力,规格为16‑20个/公斤的成年贝,采捕回来后用5ppm的高锰酸钾海水溶液浸泡5‑3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后置于亲贝培育框中放入亲贝培育池,培育池水深1‑3米,亲贝培育密度控制在每立方米水体30‑40个,亲贝培养期间控制海水温度及盐度,采取升降式悬浮吊养方式,白天把亲贝培育框沉降至培育池底部,夜晚再升上来悬浮于水面,每日吸污换水1‑2次,换水量40%‑50%,投喂优质单胞藻饵料,投喂量是在每10立方米培育水体中投放3‑30万个细胞/毫升的单胞藻饵料300‑500升,如此强化培养5~7天;(2)人工授精:取上述培养后的亲贝,剖开分出雌、雄亲贝,按雄贝比雌贝1∶5‑10的比例,分别从贝中取出精子和卵子,把卵子细胞放入浓度50‑90ppm的含氨海水中,静置激化10‑30分钟,将两者混合均匀进行人工授精,由于大獭蛤受精卵为沉性卵,待全部卵子受精后,去除上清液,收集沉入底部的优质受精卵;(3)人工孵化:在孵化池中加入消毒海水,控制孵化水温及孵化海水盐度,按每毫升海水分布10‑15个受精卵的密度,把优质受精卵放入孵化池中进行集中孵化,通过微充气使受精卵处于半悬浮的运动状态,经过30‑40分钟孵化分裂为二细胞,5‑7个小时进入多细胞期,8‑10个小时原肠腔基本形成,12‑14小时单轮幼虫出现,此时幼虫开始慢慢旋转上升,至18‑22小时发育成直线绞合幼虫即“D”型幼虫;(4)幼体选优:大部分大獭蛤受精卵经过18‑22小时的人工孵化,都能发育成直线绞合幼虫即“D”型幼虫,并出现上浮集群现象,而那些先天不足幼虫 大都未能上浮而暂时停留在孵化池的中下层,此时用300目的筛绢网袋来收集优质幼虫;(5)幼体培育:将优质幼虫按前期3‑5个/毫升海水的密度放入育苗池中进行人工培育,采取全程避光培育的方式进行,培育期间杜绝一切光源,在幼虫生长到后期,体长达到120‑150微米时进行二次分池,控制密度在0.5‑1.5个/毫升海水,培育期间每天1‑3次投喂单胞藻饵料,投喂量是在每10立方米培育水体中投放3‑30万个细胞/毫升的单胞藻饵料50‑500升,培育期控制水温及盐度,培育过程连续常规充气增氧,幼虫进入育苗池70‑80小时开始换水,日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是20%‑50%,经过8‑10天的培育,幼虫体长达到300微米左右时可见棒状足在两壳缘间伸缩,此时投放附着基诱导其变态附着;(6)稚贝培育:附着在附着基上的种苗在育苗池中继续培育,期间每日彻底换水两次,每天1‑3次投喂单胞藻饵料,投喂量是在每10立方米培育水体中投放3‑30万个细胞/毫升单胞藻饵料50‑500升,培育期间控制水温及盐度,经过20‑40天培育,即得到能进入埋栖生活的体长达2‑3毫米的稚贝种苗。
地址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长青东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