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用DDC桩和桩基础联合处理黄土地基湿陷性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DDC桩和桩基础联合处理黄土地基湿陷性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DC桩法对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然后,在现场采集原状土,按规范进行室内试验,测得桩间土挤密系数、DDC桩桩体压实系数,并进行湿陷性评价,若三项指标中有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则进行DDC桩补桩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按照桩基础法进行灌注桩的施工。该方法具有经济环保、处理深度大、处理效果好、承载潜力大、抵御复杂荷载能力强等优势。运用该方法能够消除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能够满足上部高重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要求。
申请公布号 CN102080373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7.04
申请号 CN201010580329.1 申请日期 2010.12.09
申请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明人 胡长明;李修波;梅源;林源;赵浩
分类号 E02D3/00(2006.01)I;E02D3/08(2006.01)I;E02D5/34(2006.01)I;E02D27/12(2006.01)I 主分类号 E02D3/00(2006.01)I
代理机构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代理人 李郑建
主权项 一种采用DDC桩和桩基础联合处理黄土地基湿陷性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采用DDC桩法对具有湿陷性的黄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然后,在现场采集原状土,按规范进行室内试验,测得桩间土挤密系数、DDC桩桩体压实系数,并进行湿陷性评价,若三项指标中有不满足设计规范时,则进行DDC桩的补桩施工,直至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按照桩基础法进行灌注桩的施工;具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成孔施工机械;步骤二,平整场地,清除地上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造物及管线,保持场地平整;步骤三,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步骤四,应用选定的成孔施工机械下钻至设计初始深度,孔底空夯3击,落距5m,测量桩孔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若没达到设计要求则继续夯击,直至桩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分层填料,填料用标准料斗或运料车将拌和好的填料分层填入桩孔,锤的质量、锤长、落距在确定的情况下,用柱锤夯实形成桩体;每个桩孔应夯填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至少0.5m;其中,成孔及填料夯实的施工顺序间隔进行;步骤五,成孔施工机械移位,重复步骤四,直至DDC桩全部完成;步骤六,开挖探井采集DDC桩的桩身填料试样和桩间土试样,做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具体要求如下:(1)按规范取桩间土及DDC桩的桩身填料试样若干,做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其结果应满足桩间土的挤密系数不小于0.93,DDC桩的桩身的压密系数不小于0.97;(2)湿陷性评价,在场地上开挖探井采集三DDC桩形心处桩间土的不扰动土试样,进行室内常规土工试验,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判定湿陷性的消除程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以上各指标已满足设计要求则按桩基础法进行灌注桩的施工;否则进行DDC桩的补桩施工;步骤七,在进行灌注桩施工之前,采用100厚的C15混凝土对已进行DDC桩的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步骤八,灌注桩的桩位定位采用全站仪利用指定的轴线交点作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灌注桩的桩位方向距离误差小于5mm,并用长钉对桩位进行一一标记;步骤九,钻孔机就位,并保持钻孔机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步骤十,调直钻孔机架挺杆,用对位圈对好灌注桩位,开动钻孔机钻进、出土,达到控制深度后,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后停钻、提钻;成孔质量保证措施是:1)用测深绳/锤测孔深及虚土厚度不应超过100mm;2)保持孔内泥浆液面的高度防止缩孔、塌孔;步骤十一,移动钻孔机到下一灌注桩位,重复步骤九和步骤十,直至所有灌注桩的成孔施工完成;步骤十二,将事先制作的钢筋笼吊放至灌注桩的成孔内,钢筋笼放入前绑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在两段钢筋笼之间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以确保钢筋笼的位置正确,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步骤十三,用放溜筒水下进行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在放溜筒前再次检查和测量钻孔内虚土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进行,混凝土浇筑采用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到灌注桩的桩顶时,应适当超过灌注桩的桩顶设计标高,以保证在凿除浮浆后,灌注桩的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制作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一组;步骤十四,重复步骤十二和步骤十三,连续完成各个灌注桩的施工。
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