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基于切线原理的矢量孔调整法
摘要 基于切线原理的矢量孔调整法可以应用于任何使用OFDM传输方式和漏极调制功放的通信系统,不仅改变信号幅度,更进一步改变信号相位,从而真正解决信号过于靠近原点的问题。在复数平面上制造“矢量孔”的信号调整方法,具体如下:a.定义一个信号幅度的下限阈值R,b.依次检查所有的数字信号采样点,c.将所有信号采样点折射到复数平面上,d.使用迭代法,用一个已调整过的信号点改变下一个原始信号点的相位和幅度;e.将所有调整过的N个数字采样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转换成频域信号Y1,同时将步骤b中得到的初步调整的数字信号点同样转换成频域信号Y2,f.在频域上进一步调整信号,h.重复步骤b到步骤g,直至在复数平面上可以看到一个清晰可见的矢量孔。
申请公布号 CN101729484B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7.04
申请号 CN200910232526.1 申请日期 2009.12.07
申请人 东南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 发明人 王晶琦;祝安定;朱晓维;托马斯·布拉泽尔
分类号 H04L27/26(2006.01)I 主分类号 H04L27/26(2006.01)I
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叶连生
主权项 一种基于切线原理的矢量孔调整法,其特征在于在复数平面上制造“矢量孔”的信号调整方法,具体如下:a.定义一个信号幅度的下限阈值R,阈值R的大小由通信系统自身指标要求决定,阈值R越大,矢量孔的半径越大,对漏极功放的要求越低,极坐标系发射机的制作难度越低,取阈值R为信号幅度最大值的10%,b.依次检查所有的数字信号采样点,凡是幅度小于阈值R的采样点,将其幅度改为阈值R,相位保持不变;若信号幅度大于或等于阈值R,则保持该采样点不变;c.将所有信号采样点折射到复数平面上,实部为横坐标,虚部为纵坐标;在复数平面上画一个以原点为圆心,阈值R为半径的圆c1;d.使用迭代法,用一个已调整过的信号点,改变下一个原始信号点的相位和幅度;步骤d的具体步骤为d1)至d5):d1).从n=1开始,重复步骤d2)到步骤d4),直至n=N‑1,其中N是信号采样点的总个数,设A点为第n个调整后的信号采样点,B点为第n+1个原始信号采样点,求第n+1个调整后的信号采样点,即一个新的B点,当n=1时,设第1个调整后的信号采样点等于第一个原始信号采样点;d2).在复数平面画一个以原点为圆心,B点幅度为半径的圆,设为c2;d3).连接A点和B点,若AB两点的连线与圆c1无交点,或者点A和点B都在圆c1上,则B点保持不动,即第n+1个调整后信号采样点等于第n+1个原始信号采样点;若AB连线与圆c1有交点,从A点出发画两条切线到圆c1,这两条切线与圆c2将有四个交点,从这四个交点中选取与原B点距离最近的那个点作为新的B点候选;如果点A在圆c1上,则只有一条切线和两个交点,从这两个点中选取离原B点最近的那个点作为新B点候选;而如果点B在圆c1上,则圆c1和圆c2重合,两条切线的两个切点就是我们需要的新B点候选;d4).定义相位移动阈值pt和幅度改变阈值mt,这两个阈值用于限制信号调整的程度,抑制信号失真,选取相位移动阈值pt为1度,幅度改变阈值mt为信号幅度最大值的1%;d5).计算新B点候选与原B点之间的相位移动值,如果该值大于相位移动阈值pt, 则将原B点向新B点候选方向相移pt度角,并将其幅度在原B点基础上增加幅度改变阈值mt,由此得到新的B点;如果该相位移动值小于或等于相位移动阈值pt,则新B点候选就是需要的新B点;e.将所有调整过的N个数字采样点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转换成频域信号Y1,同时将步骤b中得到的初步调整的数字信号点同样转换成频域信号Y2,f.在频域上进一步调整信号,以去处带外失真,并限制带内失真,频域信号能够分成三部分:在有用载波上的部分,在空载波上的部分,以及上采样时插入的零,保持步骤e后得到的频域信号在空载波上的那一部分不变,该插入零的部分恢复为零,而在有用载波上的那一部分则恢复成频域信号Y2与之对应的部分;g.将频域信号用反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转换回时域信号;h.重复步骤b到步骤g十次,则复数平面上能够看到一个清晰的矢量孔,停止。
地址 21110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东南大学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