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动态调节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态调节器,包括外壳、散热底座、两个接线端子排、第一、二可控硅模块和PCB控制板,两个线端子排、第一、二可控硅模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上,所述散热底座具有沉孔,沉孔内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电源线与PCB控制板电连接;散热底座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可控硅模块和第一温度控制开关,第三可控硅模块的输入、出端分别与两个接线端子排电连接,控制端与PCB控制板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开关与PCB控制板电连接;PCB控制板包括电源模块、三组触发控制模块、三组限流保护模块、显示模块、限流模块和三组阻容吸收回路模块。本发明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能够有效抑制涌流和谐波的影响。
申请公布号 CN102545569A 申请公布日期 2012.07.04
申请号 CN201210065086.7 申请日期 2012.03.14
申请人 江苏默顿电气有限公司 发明人 戴志勇;陆伯帅
分类号 H02M1/32(2007.01)I;H02M1/12(2006.01)I;H05K7/20(2006.01)I 主分类号 H02M1/32(2007.01)I
代理机构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代理人 周建观
主权项 一种动态调节器,包括外壳(3)、散热底座(1)、第一接线端子排(9)、第二接线端子排(9’)、第一可控硅模块(7)、第二可控硅模块(7’)和PCB控制板(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排(9)、第二接线端子排(9’)、第一可控硅模块(7)、第二可控硅模块(7’)分别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1)上,所述第一可控硅模块(7)的输入端和第二可控硅模块(7’)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导电体(8)与第一接线端子排(9)电连接,第一可控硅模块(7)的输出端和第二可控硅模块(7’)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电体(8)与第二接线端子排(9’)电连接,第一可控硅模块(7)的控制端和第二可控硅模块(7’)的控制端分别与PCB控制板(4)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外壳(3)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卡装在散热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a、所述散热底座(1)具有沉孔(1‑1),沉孔(1‑1)内设有散热风扇(2),且散热风扇(2)与散热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2)的电源线与PCB控制板(4)电连接;b、所述散热底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三可控硅模块(5),第三可控硅模块(5)的输入端通过导电体(8)与第一接线端子排(9)电连接,第三可控硅模块(5)的输出端通过导电体(8)与第二接线端子排(9’)电连接,第三可控硅模块(5)的控制端与PCB控制板(4)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c、所述散热底座(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控制开关(6),且第一温度控制开关(6)位于第一可控硅模块(7)和第三可控硅模块(5)之间,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开关(6)与PCB控制板(4)电连接;d、所述PCB控制板(4)包括电源模块(4‑1)、第一触发控制模块(4‑2)、第二触发控制模块(4‑3)、第三触发控制模块(4‑4)、第一限流保护模块(4‑5)、第二限流保护模块(4‑6)、第三限流保护模块(4‑7)、显示模块(4‑8)、限流模块(4‑9)、第一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0)、第二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1)和第三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2);所述电源模块(4‑1)同时与散热风扇(3)的电源线和第一温度控制开关(6)电连接;所述第一限流保护模块(4‑5)的输入端与第一触发控制模块(4‑2)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0)的输入端与第一限流保护模块(4‑5)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0)的输出端与第一可控硅模块(7)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限流保护模块(4‑6)的输入端与第二触发控制模块(4‑3)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1)的输入端与第二限流保护模块(4‑6)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1)的输出端与第二可控硅模块(7’)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限流保护模块(4‑6)的输入端与第三触发控制模块(4‑4)输出端电连接,第三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2)的输入端与第三限流保护模块(4‑7)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阻容吸收回路模块(4‑12)的输出端与第三可控硅模块(5)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运行显示电路(4‑8)的输出端与限流电路(4‑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限流电路(4‑9)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触发控制模块(4‑2)、第二触发控制模块(4‑3)以及第三触发控制模块(4‑4)电连接。
地址 213017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青洋北路3号